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湖南衡南多舉措增強油茶發展新動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15  
      近年來,湖南省衡南縣油茶產業聚焦新造擴面、低效林改造、倉儲加工等重點環節,在工作中落實機制、抓住重點、把握關鍵,增強油茶
       近年來,湖南省衡南縣油茶產業聚焦新造擴面、低效林改造、倉儲加工等重點環節,在工作中落實機制、抓住重點、把握關鍵,增強油茶發展新動能,推進全縣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目前,全縣油茶林總面積50余萬畝,種植面積超過100畝的業主200家,超過1000畝的業主31家,2022年實現油茶總產值38億元;通過積極扶持油茶龍頭企業發展,確保種得好、賣得出、賣得好,增強了油茶業主新造擴面的信心和決心,全縣擁有大三湘、展望、日燦等3家國家級、省級林業龍頭企業。

      衡南縣成立了油茶產業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林業、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出臺了《關于加快全縣油茶產業建設的意見》等文件,明確油茶新造目標任務、主要措施、扶持政策等。近幾年,全縣每年投入油茶產業發展資金超過5000萬元,其中新造油茶按照面上、莊園補助標準每畝500—1400元,低效林改造補助標準每畝500—1000元。

      為落實示范引領機制,衡南縣從項目、資金、土地等方面給予大戶全要素支持,依靠大戶創建高標準示范基地,通過“大戶先行”,形成示范引領效應,從而帶動廣大群眾租賃山地、利用自留地、“四旁”地新造油茶林。

      在落實利益聯結機制方面,衡南縣在全省率先推廣“油茶莊園”模式,鼓勵村組成立油茶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融合,以“公司+村集體+油茶莊園”“村委會+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協同發展,引導農戶通過土地入股、勞務承包等方式,形成共建共享機制,不斷提高油茶生產組織化程度和規避市場風險能力。

      同時,衡南縣抓住3個重點,有效實施低效林改造。

      從源頭上抓良種,2018年衡南縣投資2000萬元新建全省一流的大三湘現代化優質油茶苗木生產基地,篩選“三華”“湘林210”等8個最適宜當地栽培的優良無性系油茶品種,年出圃優質油茶苗木達500萬株。

      從技術上抓良法,在全縣率先推廣種苗良種化、生產標準化、作業機械化、灌溉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經營多元化,以良法貫穿油茶新造和低改全過程,全縣已創建高標準示范基地28個、油茶造林面積8300畝。

      從模式上抓良策,針對老油茶林絕大部分屬于集體所有的現狀,在實踐中創新油茶低改利益分配模式,激發群眾參與低改的內生動力,近3年全縣創新低改模式,完成了油茶低產林改造6萬畝。

      衡南縣把握倉儲與初加工能力提升、精深加工鏈條延伸、品牌戰略實施等3個關鍵,促進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對全縣43家茶油小作坊進行提質改造,實行市場準入制度,為18家標準化小作坊頒證,精準支持大三湘、展望公司,縣本級財政投入200萬元扶持弘豐、良吉油茶專業合作社,充分釋放和提升初加工能力。推動大三湘等公司與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延伸油茶加工鏈和價值鏈,既開發精品茶油、茶籽精油和茶籽潤膚油等高端產品,也生產適合“尋常百姓家”的烹調專用茶油和日常用品。2018年研究制定了企業品牌創建補貼政策,依托衡南“清泉農夫”公用品牌,重點扶持大三湘、衡喃、波西曼、日燦等油茶品牌發展壯大,已成功申報“衡南茶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劉思敏)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