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吉林通化:多舉措開展野生動植物保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16  
      多年來,吉林省通化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理念,多舉措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生物多樣性保
       多年來,吉林省通化市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態理念,多舉措推動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建立聯動機制,織密野生動植物保護安全網。為加快推動全市林長制從“全面建立”向“全面見效”轉變,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力度,將野生動植物保護納入林長制實施情況考核指標體系,進一步壓實各級林長和林業主管部門野生動植物保護責任。創新建立“林長+警長”“林長+檢察長”等工作機制,形成司法與行政執法協作聯動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新局面,為及時依法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全市各地實施網格化巡護管理,對野生動物集中越冬地和候鳥棲息地、遷徙通道等重點部位、重點區域開展巡護巡查值守,嚴防亂捕濫獵行為發生。2022年,開展巡查、巡護2200余次,收繳非法獵具83個。

      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扎實開展清山清網清套、執法檢查等系列專項行動,切實維護生態安全。圍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森林公園、國有林場,加大清山、清網、清套清查力度,嚴厲打擊亂捕濫獵、非法交易等違法行為,嚴防私挖濫采野生植物,徹底鏟除威脅野生動植物安全隱患。開展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清理整頓,依法規范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加強對農貿市場、花鳥市場、賓館飯店等重點場所聯合執法檢查,加大對野生動物運輸、攜帶、寄遞、交易、利用環節違法犯罪行為打擊治理力度,堅決切斷非法獲得的野生動物及其制品進入市場渠道。2022年,全市出動執法車輛258余臺,出動執法人員570余人,檢查野生動物棲息地、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場所520余處,沒收野生動物10只。

      構建保護體系,全力筑牢生物安全防線。全市設立通化、輝南等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5個,及時監測野生動物活動、遷徙動態等變化情況,確保野生動物病死等異常情況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置,切實從源頭上切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傳播途徑。建立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對受傷、病弱、饑餓、受困、迷途的國家、省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并對治愈的野生動物組織野外放生。2021年11月通化市野生動物救護站建立以來,共救護野生動物185只(頭),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99只、經過收容救護后放歸野外158只。同時,持續開展冬季野生動物救助工作,在自然保護區、渾江等野生動物集中區域投放飼料,保障野生動物安全過冬。

      開展科普宣教,不斷提高群眾生態保護意識。每年結合“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愛鳥周”“保護野生動植物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充分利用廣播喇叭、懸掛橫幅、發放資料、宣傳展板等形式,持續深入組織開展主題宣傳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進校園、進社區、進集市、進農戶等活動,廣泛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動物疫源疫病防控科學知識,切實將公眾保護野生動植物觀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市形成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共同保護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統計,目前通化市域內分布有脊索動物291種,其中原麝、紫貂、中華秋沙鴨等國家Ⅰ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3種,鴛鴦、黑熊、棕熊等國家Ⅱ級保護陸生野生動物62種,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76種。野生植物有809種,其中紅松、東北紅豆杉、紫椴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15種。(李巖)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