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相關規劃綱要提出推進農業現代化,對設施花卉發展起到明顯推動作用。其中,最顯著的特點是中高檔設施數量增加,體現了花卉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對設施設備的要求正逐年攀升。
在山東青州,花卉產業通過發展設施栽培,不僅拉動花卉品質快速提升,還促進科技電商和花卉全產業鏈集群蓬勃發展。2022年底,山東青州花卉保護地栽培統計為4000萬平方米,占比45.8%,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
目前,青州市被中國花卉協會先后授予“中國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國家花卉標準示范基地”“國家花卉信息建設示范區”等多項榮譽稱號。青州“搭乘”設施栽培的快車,正展現出花卉產業的無窮潛力。
拉動花卉品質效益快速提升
青州通過政策支持、強化上層設計規劃,為構建花卉設施生產擴面提質綜合助力,先后制定了《青州市花卉集群發展工作意見》《專項扶持花卉設施提升和種苗產業的獎勵辦法》《花卉產業高端規劃(2018—2035)》《關于進一步推進青州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等全局性、系統性發展規劃,聚焦花卉生產設施提升、老舊溫室改造、設施生產技術研發等方面全面規劃、助力提升。
隨著青州市花卉設施生產比例的快速提升,通過一定設施和工程技術手段改變自然環境,以最少資源和資金投入,進行現代化生產,使單位面積的產量、品質和效益大幅提高,盆栽花卉實現周年供應。
以蝴蝶蘭為例,2016年青州蝴蝶蘭成品花年產量650萬株,其中,72%的產品集中在年宵花銷售期上市、22%的產品在國慶和中秋節前后上市,銷售時間集中,市場壓力大。
近年來,青州市通過不斷提高設施栽培水平、持續突破栽培和催花技術,蝴蝶蘭等盆栽花卉實現了周年生產、周年供應。
2022年,青州蝴蝶蘭成品花年上市量1200萬株,國慶、中秋以及年宵花集中上市量占42%,不僅迎合了市場需求,還解決了花農和花商集中銷售壓力。
為提升花卉品質效益,青州市適時出臺關于加快花卉設施栽培生產方面的扶持政策,重點涵蓋花卉設施栽培高新技術與常規技術、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這些針對花卉設施栽培和栽培技術方面的有力政策,引導鼓勵花卉企業開展科技研發。
得益于花卉高檔智能溫室標準化生產的引入和推廣,青州針對各個村不同的種植習慣和優勢品種,按照“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免費為周邊專業村、花農提供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持,推廣高檔花卉標準種植。目前,全市100多家花卉企業標準化水平達到全國一流水平,花卉品質得以大幅提升,蝴蝶蘭、鳳梨等高檔花卉優品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蝴蝶蘭優品率達到80%。
青州建設的1223萬平方米高檔智能溫室,還對青州以及周邊縣市花卉生產的數字管控、工廠化管理、標準化生產規程形成有力的示范和帶動,擴大了花卉產銷規模。
目前,青州市有花卉專業村136個,已形成盆花、草花、多肉等多領域專業化、規模化發展格局,涵蓋花卉生產、電商物流、溫室建設、資材產銷等12個領域,吸引從業人員15萬人,花卉年產值98億元,年花卉交易額120億元;多肉植物種苗和成品分別占全國市場80%、60%,草花產量居全國首位,蝴蝶蘭等高檔盆花產量占全國半壁江山。
促進智能化標準化生產方式
青州市擁有良好的花卉種子種苗“育繁推”設施栽培基礎,多年來與中國農科院、中國花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合作建成花卉種苗科技研發基地等,成功組織申報國家星火科技、國家科技支持計劃、省星火科技、省科技攻關項目、濰坊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等專項扶持資金。
目前,青州市高檔智能溫室、煉苗溫室主要集中在亞泰農業、綠圣蘭業、奧斯特園藝等6家擁有種苗研發能力的領軍企業。
青州花卉企業依托無土栽培種植、智能肥水系統、智慧花卉單體大棚等設施,制定蝴蝶蘭、紅掌等10種花卉地方性生產技術規程,并免費向周邊36個專業村、4000多家花農推廣示范,有力推動花卉產業鏈改造升級,持續推進“科技興花”進程,使生產成本降低12.8%以上。
青州亞泰花卉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率先示范推廣“潮汐”灌溉模式的企業,一次性解決了花卉灌溉、供氧、水肥的矛盾。該模式相較于傳統生產方式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青州已有亞泰花卉、奧斯特、綠圣蘭業、錦繡蘭業等36家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生產。
同時,青州市已建成青州花卉學院等10家花卉研發機構,引導花卉企業及花農加大科技投入,先后研發“青州仙子蘭”“青州雪峰”“云門香”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15個、擁有注冊商標的花卉產品111個,新品種選育研發工作走在山東省前列。
青州市發展花卉設施培栽還加快了花卉標準化進程,為花卉電商的蓬勃發展、拓寬青州花卉銷售渠道奠定了良好基礎。
花卉產品統一規格、統一包裝、統一物流使標準化操作更加便利,同時倒逼花卉產品質量提升。為了在競爭中取勝,花企、花農充分利用自身地理優勢和生產條件,不斷調整經營品種,在進入市場追求效益過程中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實現農民增收的目標。
青州是全國最大的多肉植物生產基地、多肉植物種苗供應中心。2022年,多肉植物生產面積50多萬平方米,全部實現標準化設施生產,產銷總量超過12億株。
助推花卉全產業鏈集群發展
花卉設施栽培在青州大范圍實施,對產業要素聚集產生良好影響。
花卉設施栽培雖然投入大、資金占用時間長,但能夠有效提升花卉品質、淘汰中低檔產品。因此,青州圍繞設施栽培投入產出和業態鏈,布局金融創新鏈,出臺14項補貼政策,鼓勵引導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借花騰飛”。
與此同時,青州建立重點花卉企業白名單,開通信貸綠色通道,推出“智慧花海”“地攤貸”“花好貸”等系列產品,推廣“農地經營權+花卉大棚抵押”、花卉攤位權抵押、花卉專利權質押等模式。近年來,青州累計投放信貸資金30多億元。
隨著花卉品質和需求不斷提高,對花卉栽培設施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青州因勢利導,迅速發展起以溫室承建、溫控設備為主的花卉第二產業。
目前,青州花卉溫室、資材產業的市場份額占全國70%,出口“一帶一路”沿線36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銷量居全國首位。
青州在發展智慧設施栽培技術的基礎上,還推動信息技術與花卉生產深度融合,引導花卉龍頭企業率先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輻射帶動周邊花卉種植提質增效,通過智能溫控技術,實現了花期的自主調控,動態適應市場供需變化。
青州與省內外智慧物聯網企業合作,支持花卉企業整合科技資源、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成立全國首家竹芋育種繁育中心、蝴蝶蘭組培中心、蘭花繁育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打造研發推廣一體化平臺。
綠圣蘭業等10余家企業實現科技化轉型,先后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16個,種苗年產量突破6500萬株。
依托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等組織,青州整合花卉產業鏈、供應鏈,對接AK多肉花卉基地、杭州沃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大型花卉企業,實行采購“定額制”,形成“企業下單、農戶接單、統一購銷”的精準化、鏈條式產供銷對接模式。
目前,花卉年度采購金額1.7億元,平均每戶可得20萬元訂單,種植戶耗損滯銷量降低20%,收入同比增加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