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用植物成熟季節,長白山地區的農民們一邊忙著收割地里的中藥材,一邊心里樂滋滋地算著這些藥材能賣多少錢……吉林省吉林市林科院副院長劉玉波最享受這樣的場景。
長白山藥用植物不僅在保護生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還具有突出的醫藥、食品、工業原料等經濟價值。長期專注長白山藥用植物開發與高效利用研究的劉玉波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推廣長白山藥用植物種植技術,讓林業科技在基層釋放更大能量,為農民增收添磚加瓦,也更好地為鄉村振興和林草事業發展服務。
推廣優化技術帶動農民增收
長白山是中國三大中藥材基因庫之一。作為國家生態省建設試點省,吉林擁有以長白山為主產區的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
有資源優勢,也有發展短板。
吉林省中藥材生產多以農民為主體,分散種植經營的方式,讓種植技術落后、良種意識欠缺、品種單一、產量低且質量得不到保證等問題長期成為攔在種植中藥材的農民面前的“攔路虎”。
永吉縣黃榆鄉中草藥種植大戶周綱對此深有體會。
2014年,周綱成立了永吉縣緣通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種植黃芪、蒼術、赤芍等30余種中藥材。周綱深有感觸地說:“很多鄉親既不了解中藥材的價值,也不懂市場需求。種什么和怎么種,是困擾農民發展中藥材種植的主要問題。”
如何將藥用植物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成為劉玉波在林業科研與林業科技推廣工作中的重要課題。劉玉波說,面對競爭愈發激烈的市場,中藥材種植需要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否則,資源就難以高效轉化為經濟效益。農民群眾投入多年的積蓄種植中藥材,他們的付出理應得到更好的回報。
解決問題就要“對癥下藥”。
為此,劉玉波和團隊為黃榆鄉“北藥”種植設計了一套優化方案。他們將分散種植的地塊統一收歸并由中藥材企業基地化生產管理,企業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監控整個“北藥”生產全過程。就此建立的長白山區“北藥”規范化生產體系,有效提高了中藥材生產技術水平。同時,企業運用生物技術等現代科技手段培育的優質中藥材良種,還為生產無公害、高質量的中藥材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劉玉波和團隊推廣的中藥材種植優化方案,真正讓農民們受了益。
據統計,吉林省北藥種植科普示范基地輻射帶動46戶農戶,發展中草藥種植面積300公頃,年產中草藥800多噸。其中,在黃榆鄉建設的50公頃中草藥種植園區,種植了蒼術、赤芍、桔梗等20多個中藥材品種,帶動17戶低收入種植戶增收。
科研成果面向市場落地生“金”
關防風是東北道地藥材,藥用價值較高,應用范圍廣泛。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生產的300余種中藥中都含有關防風成分,大陸市場對關防風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港澳臺市場連年從內地大量進貨,國際市場對我國關防風的需求量同樣在不斷增長。
但是,由于關防風種植后2—3年才能采收,時間長、見效慢、難成規模、質量參差不齊等因素,直接影響人工種植關防風的經濟效益。
只有解決了難題,旺盛的市場需求才能轉化為農民可觀的經濟收入。
于是,劉玉波決定從種子來源、播種量、移栽技術等方面,開展優良種群選擇和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究。創新研究需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實驗失敗,就要推翻所有數據結果重新開始。他已不記得熬過多少夜,為觀察種子的一個小小變化,飯菜熱了幾次都忘了吃。經過反復研究試驗,他確定了黑龍江大慶、吉林白城等地區為關防風優良種群區,研發了密植直播、根莖移栽、玉米地直播套種3種種植技術模式。
關防風研究成果很快落地推廣。
劉玉波在永吉縣豐滿區二道溝村、黃榆鄉頭道川村、蛟河天北鎮、吉林市龍潭區、白城瞻榆林場、伊通縣范家村等地進行關防風推廣種植,目前已累計推廣125公頃,帶動農戶200戶以上。特別是豐滿區二道溝村種植的關防風,產量比之前提高1倍、成分含量提高5倍。
林業科技人員就要沉到基層
為做好基層林業科技推廣工作,劉玉波做了很多接地氣的事。
劉玉波在推廣工作中發現,等著農民找上門來學習林業技術,不如把“課堂”建在他們的身邊。于是,他決定在永吉縣黃榆鄉建立北藥種植示范基地,面向農民和農村青少年,以講座、展覽、培訓、示范、咨詢等方式進行技術推廣和科學普及。基地建立至今,輻射中藥材種植面積200公頃以上,帶動農戶100戶以上。同時,基地還吸引了豐滿區政府、黃榆鄉政府、吉林醫藥學院等政府及單位組織科技扶貧團隊、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學生、農民等來基地參觀、考察、學習,吉林藝術學院、北華大學等高校組織學生在基地開展實訓,林業科普知識宣傳效果得到一致好評。
2019年,吉林市中醫藥協會聯合吉林國安藥業有限公司舉辦“首屆藥王谷周邊野生中藥資源普查”活動,劉玉波以林業科技特派員身份對活動進行現場指導。吉林國安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衛社說:“活動中,劉老師不僅為農民兄弟解決中藥材種植技術的問題,還為企業和農民之間建立合作牽線搭橋。”
劉玉波連續兩次受聘吉林省林草局“林業科技特派員”,積極參加指導道地藥材、優質鄉土觀賞苗木選育和推廣工作,參加“走基層送科技助發展”“送科技下鄉”等系列活動,每年專項下基層10余次。
劉玉波迎來大顯身手的新機遇。
202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吉林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可以預見,藥用植物生態種植不僅將在鄉村振興中大放異彩,還為林業科研與成果推廣提供了更大的施展身手的舞臺。劉玉波說:“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林業科研和推廣如何更好地為農民增收助力?這個問題,作為林業科技人員,一定要比別人想得更多、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