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浙江衢州柯城以林長制護航綠水青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4-07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張科 藍琦 吳文娟  

      浙江衢州柯城,一座因生態山水而美,因歷史文化而出名的城市,“一村萬樹”種出的“共富林”,為這個浙西小城增添了生機和活力。

      立足生態資源,近年來,柯城區以推進林長制為抓手,圍繞森林資源保護、林業富民等方面,創新工作機制和載體,為全區高質量發展夯實綠色根基。

      唱響一村萬樹致富經

      走進衢州柯城區五十都村,漫山遍野的金錢柳郁郁蔥蔥,枝頭的花瓣沉甸甸地垂下來,就像一串串銅錢,村里人把它稱作“搖錢樹”。

      2017年,柯城區創新開展“一村萬樹”行動,利用農村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等,種植適合本地的珍貴樹、收益較高的經濟樹、觀賞價值較好的彩色樹。五十都村借勢通過土地流轉,打造200多畝的金錢柳茶種植基地,第一年就從“搖錢樹”上“搖”下了40多萬元。以前村里都是荒地,沒有農田可以勞作,農婦們想出去賺錢但因為要帶孩子又脫不開身,如今在家門口種種樹就能養家糊口,村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

      近年來,柯城區聚焦“一村萬樹”,以深化林長制改革為契機,構建區、鄉、村三級林長體系,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全民參與的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機制,明確工作職責清單,在管理養護、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等各個步驟發揮林長作用,合力深耕“一村萬樹”,積極發揮林業富民作用。

      全區已新栽樹木超過百萬棵,村集體收入效益年年增長。“目前,‘一村萬樹’已經發展到3.0版本,從種植樹木到認購綠色期權,再到認購林碳期權,實現企業、村集體和農戶共同增收的共贏局面,有效打通了‘一村萬樹’的資源、資產、資金轉換通道,走出了一條富民強村的振興之路。”柯城區林業局局長盧成龍介紹。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墻

      “要以全面推行林長制為抓手,時刻緊繃森林防火這根弦,落實好分片包抓責任制,真正把森林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柯城區副區長、副總林長陳崇帶隊,就森林防火和公墓祭祀問題,前往重點鎮街、村開展巡林。

      自推行林長制以來,柯城區借勢建立防火責任監管機制,形成了縣、鄉帶頭巡林,監管員、護林員常態護林的巡林機制。同時,積極探索數字化監管模式,有效提升森林防火預防能力和水平。近3年,柯城區未發生森林火災,森林火警(情)下降45%。

      “區領導帶頭巡林,還有數字化監督,讓我們感到身上的責任更大了,平時巡山更加用心用力了。”護林員吳志峰說道。全區林地共劃分成71個網格,落實護林員84名,實行全覆蓋分區域常態化巡山護林。利用護林巡查系統,科學規劃護林員巡護線路和打卡點,精確劃分巡護范圍,定期抽查并通報護林員巡山情況,有效提升巡林成效。

      “冬春草木干,防火要當先。柯城區林業局提醒您:共享森林美景,嚴防森林火災。”當人員進山、入林區時就會收到森林消防安全的提醒短信。為進一步預防森林火災,柯城區積極探索數字化方式,在巡護系統的基礎上,通過短信、微信朋友圈、無人機等全時空、立體化宣傳方式,不斷增強防火宣傳力度,從源頭杜絕森林火災隱患。

      織密有害生物防治網

      柯城區高度重視松材線蟲病除治工作,將松材線蟲病防控納入林長、護林員巡林內容,全面壓實鎮級林長、村級林長和護林員“三方”責任,開展常態化預警監測,以“清單化”形式向鎮(街)林長發出工作“提醒函”“問題單”,持續跟蹤問效,做到動態化精準防控。

      結合數字森防系統,定期運用無人機對疫區開展航空監測、質量檢查,實現松材線蟲病除治監測精準化、精細化、精確化,“閉環管理”提升防治效能。

      為進一步激發施工單位及基層工作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全區松材線蟲病疫情除治工作成效,柯城區出臺《松材線蟲病疫情除治工作績效獎懲制度》,適用對象為施工企業、班組以及護林員等除治工作一線力量。針對三類對象,制度明確了評優評先要求及處罰事項,倒逼施工企業提高除治質量,為柯城區松材線蟲病除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

      經過兩年的制度落實,柯城區松材線蟲病除治質量明顯提升,連續幾年省級松材線蟲病清理質量抽檢合格率在全省縣級疫區中名列前茅。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