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做好全省2023年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陜西省森防站根據各地林業有害生物2023年趨勢預測報告、陜西省2023年春季氣候趨勢預測、全省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歷年發生規律和各測報點越冬前有害生物基數調查結果,編制了《陜西省林業有害生物2023年發生趨勢預報》。
一、總體發生趨勢預測
該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553萬畝,發生面積較2022年基本持平,其中病害發生130萬畝左右,蟲害發生323萬畝左右,鼠(兔)害發生100萬畝左右。具體發生趨勢特點為:一是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面積將繼續下降,危害程度逐年下降;二是美國白蛾疫情范圍將進一步壓縮,但仍有疫情傳入和擴散蔓延的風險;三是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將略有下降,局地將嚴重發生;四是經濟林病蟲與2022年基本持平,局地危害嚴重;五是干部病蟲害發生面積將略有減少,局地危害加重;六是葉部病蟲害整體趨輕,局地危害嚴重。
二、分類發生趨勢預測
1.松材線蟲病 2023年全省疫點數量、發生面積和病死松樹數量均將會有所下降。綜合分析我省松材線蟲病發生數據、平均氣溫、松林分布、松褐天牛發生情況和交通狀況等因素,發生面積44萬畝左右,主要分布在陜南3地市的部分縣(區)。多為人為傳播,全省其他非疫區都有疫情傳入風險。
2.美國白蛾 2023年全省美國白蛾疫情范圍將進一步減小,但近年來隨著經貿高速發展和城市建設需要,省內調運苗木活動頻繁,從疫區調入綠化苗木的情況時有發生。根據美國白蛾發生特點及規律,毗鄰美國白蛾疫情發生區的各(縣)區發生疫情的風險很高,咸陽市秦都區、渭城區、興平市、武功縣,西安市長安區傳入風險極高。
3.林業鼠(兔)害 林業鼠(兔)害發生面積將有所下降,局部將偏重發生,發生面積100萬畝左右。中華鼢鼠在秦巴山區及渭北高原的新植林和中幼林地可能偏重發生,局地成災。甘肅鼢鼠在延河流域繼續輕度發生,局地重度危害。草兔種群數量有略微增加,在關中北部、陜北中南部、秦嶺東部廣泛分布,對喬灌木林地危害以輕度為主,對關隴山區的草場局地產生輕中度危害。
4.松樹鉆蛀性害蟲 松樹鉆蛀性害蟲危害將依然嚴重,發生面積68萬畝,以松褐天牛、華山松大小蠹、紅脂大小蠹、松梢螟為主。其中,松褐天牛發生20萬畝,陜南局地可能中度危害;華山松大小蠹發生15萬畝,寶雞局地可能中重度危害;松梢螟發生25萬畝,延安局地可能重度危害;紅脂大小蠹發生8萬畝,咸陽局地可能中度危害。
5.其他本土常發性病蟲害 松樹食葉害蟲發生將略有下降,發生面積45萬畝,輕度危害,以松阿扁葉蜂、油松毛蟲、松針小卷蛾為主,松阿扁葉蜂在商洛局地可能偏重成災。楊樹蛀干害蟲發生將略有上升,發生25萬畝,以黃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楊干透翅蛾、白楊透翅蛾為主,關中局地可能危害嚴重。楊樹食葉害蟲總體輕度危害,發生2萬畝,西安局地可能危害嚴重。林木病害(不含松材線蟲病)發生平穩,輕中度危害,發生30萬畝,以側柏葉枯病、松落針病為主,側柏葉枯病在寶雞局地可能中度危害。經濟林病蟲害發生持平,輕度危害為主,發生160萬畝左右,全省局地可能偏重成災。其他區域性蟲害發生平穩,輕度危害,發生25萬畝左右,以柳毒蛾、刺槐尺蠖、沙棘木蠹蛾為主,關中和陜北局地可能中重度危害。
三、防治對策
(一)深入開展攻堅行動,控制疫情危害態勢。認清形勢、提高站位,以實現“十四五”防控目標為導向,科學系統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按照分區分級管理、科學精準施策要求,全面開展疫情監測、檢疫封鎖、疫情除治等攻堅行動。實施人工地面與無人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疫情監測,實現疫情精細化監測,強化疫情數據管理和疫情信息核實核查。
(二)加強監測預報預警,提高災害預防能力。完善省、市、縣、鎮、村五級林業有害生物監測網絡體系,科學調整布設監測站點,加密監測站點。建立健全以測報點為主體、社會化購買服務為補充的監測組織模式,鼓勵地方向社會化組織購買監測調查、數據分析、技術服務工作,切實提高監測能力和水平。規范監測數據管理,嚴格林業有害生物聯系報告制度,為防治決策和生產防治提供科學有效依據。
(三)加強重點區域防控,確保松林資源安全。加強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的日常監測,實行監測工作常態化,切實做到疫情“早發現、早處置”;加大秦巴山區、黃橋林區、南水北調水源地、嘉陵江源頭等重要生態涵養帶和太白山、華山等重點風景名勝區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力度,切實提高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成效,確保重要生態資源安全。
(四)嚴格檢疫監管執法,切斷疫情傳播途徑。完善全省檢疫封鎖方案,合理設置重大林業有害生物檢疫檢查站;適時采取明察暗訪檢查工作開展情況,確保檢查站疫情阻截作用有效發揮;組織開展檢疫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嚴防省外疫情傳入和我省疫情擴散蔓延。
(五)完善區域聯防聯治,提高防控工作成效。完善省內毗鄰市、縣(區)之間及毗鄰省份之間聯防聯治機制,加強協同合作,加大防治力度,進一步提高防松材線蟲病、美國白蛾等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成效。其他常發性林業有害生物,要嚴格應用現有成熟的監測技術,加強監測,確保災害早期發現和防治。同時,做好突發性、暴發性災情的應對,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
(六)加大宣傳培訓力度,提高監測預報水平。組織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傳活動,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對重大林業有害生物危險性和危害性的認知,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努力營造良好的群防群治氛圍。加強各級業務人員培訓,適時以現場會、培訓班等形式舉辦各類業務培訓,進一步提高全省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