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馬鞍山:巧做“加減乘除”寫好林長制改革大文章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12  來源:安徽省林業局  

      ?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錨定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發展定位,積極探索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之路,穩步推進“五大森林行動”,努力打造森林“四庫”,高質量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先行區,奮力推動全市林長制改革創先爭優、爭先進位。

      用好“加法”,在提升履職效能上下功夫,壓實各級林長責任。一是創新工作機制。印發《四長聯動聯席會商制度實施細則》,定期召開“四長”聯席工作會議,實現全市田長、林長、河(湖)長“四長”聯動。建立“三單兩函一通報”機制,用好林長工作履職清單、森林資源清單和林長制問題清單,派發工作提示函和問題督辦函,堅持定期“1+N”通報調度。總結推廣馬鞍山市基層林長巡林履職“一看、二問、三巡、四查、五訪、六回頭”“六步法”經驗做法。發布“民間林長”招募令,博望區聘請“兩代表一委員”、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等12名“民間林長”。二是健全制度體系。出臺《關于提升林長履職效能的若干舉措的實施方案》,做實“三個聯系”制度,2022年,15名市級林長聯系責任區12個、產業基地15處、經營主體15個、基層林長92人。全面建立林長履職記錄簿、一林一技履職記錄簿、一林一警履職記錄簿、一林一員履職記錄簿、一林一策記錄簿“一林五簿”履職紀實制度,加強對基層林長、技術員、公安民警和護林員履職情況的日常監督。三是推進信息化平臺建設。大力推廣全國生態護林員信息管理系統與安徽省林長制綜合管理平臺,對全市林長及護林員上線率進行月調度及季度通報。推動林長制“五個一”平臺提檔升級,編制一林一策402份,配備一林一技114人、一林一警296人、一林一員703人。分級分批舉辦培訓班,為各級林長和護林員開通“林掌APP”智慧巡林賬號,2023年1季度四級林長巡林10776人次,護林員巡林33043人次。

      用好“減法”,在優化治理能力上下功夫,構建綠色安全屏障。一是織牢森林防火網。發布2023年1號總林長令,推進全市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建立市、縣(區)、鄉鎮(街道、國有森林經營單位)、村(社區、營林工區)、護林員五級森林防火網格,打通森林防火“最后一公里”。今年春季入戶宣傳森林防火知識12.96萬余戶,集中排查處置隱患76處。探索森林防火“四防”“四網”模式,構建“天網”“路網”“林網”“水網”一體化機制,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聯防水平。全力推進重點區域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將其打造成精品示范工程。二是增強森林碳匯功能。出臺《關于全面推進林業碳匯工作的實施方案》,在安徽省率先開展濕地碳匯研究,開展石臼湖濕地碳匯認購活動,認購資金達6000多元。開展森林和濕地碳匯計量監測工作,并順利通過安徽省林業局檢查驗收。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加強中幼林撫育和退化林修復,調整優化林分結構,有效提高長壽命樹種和高效固碳樹種的比例。三是實施用林用地融合。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即“一個系統”數據預審、“一個窗口”受理申請、“一套流程”并聯辦理、“一次現場”外業核查、“一個部門”出具批文,實現用林用地從申請到批復由一個部門統籌運行的閉環管理。實施用林用地融合保障以來,合并辦理事項4個,項目全流程縮短1個月,首個用林用地融合保障項目從申請到獲批僅用時30天。

      用好“乘法”,在加快林業產業上下功夫,助力社會資本“進山入林”。一是打造最美長江生態廊道。出臺《馬鞍山市長江“建新綠”工作方案和技術方案》,繪制長江“建新綠”任務圖,“四旁四邊”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深入推進。在安徽省首個開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網站,推動義務植樹線上線下融合。2023年春季完成人工造林6251.1畝,占計劃任務的104.2%;全面開展4萬畝封山育林、3.6萬畝森林撫育、2.8萬畝退化林修復和18個省級森林村莊建設。2022年市林業局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再添一張“國字號”生態名片。二是實施林業品牌戰略。加大林業“雙招雙引”力度,大力推進苗木花卉、特色經濟林、木本油料林、生態旅游等特色林業產業發展。全市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到297家,國家級林業重點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省級現代林業示范區1個,省級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和家庭林場各4家、3家。含山黃桃、雨山葡萄獲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三是優化林業營商環境。探索推進“馬上融+林企”工作,鼓勵工商銀行等11家銀行出臺“益林貸”“果林貸”“苗圃貸”等專屬涉林金融產品,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籌辦林業領域“四送一服”專項活動和銀企對接會12場次。認真執行《推深做實林長制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獎補政策》,積極爭取“五綠興林·勸耕貸”財政貼息政策,2022年成功為金彈子園藝、潤澤林業、萬森園林等企業申請貸款近3千萬元。

      用好“除法”,在打擊違法行為上下功夫,強化森林資源管理。一是夯實林業資源管理基礎。嚴格實行森林采伐限額管理,開展打擊森林督查案件查處整改“清零”行動。出臺《馬鞍山市建設項目使用林地定額管理辦法》,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臨時使用林地管理的通知》,建立健全使用林地審查聯席會議制度、現場查驗制度、局業務會議研究決定制度。建成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構建了“天上看、地面查”的常態化監督和執法機制,實行年度更新。二是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編制《馬鞍山市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總體規劃(2020-2025年)》,大力開展“世界濕地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全省愛鳥周”等宣傳活動,讓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進社區、進企業、進校園。聯合農業農村局、市監局、公安局等9部門開展2022年清風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交易,收繳野生動物7只,打擊違法犯罪人員94人。三是推進跨區域聯防聯控。主動走出去,對標滬蘇浙,攜手南京市,簽訂《南京市與馬鞍山市生態保護聯防聯控合作協議》《寧馬公共服務一體化——森林防火防蟲聯防聯控合作框架協議》等合作協議5份。召開聯防聯治座談會12次,探討石臼湖聯管聯建、跨省森林步道建設等事宜,全力打造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2.0版,2022年以來,寧馬兩地交界毗鄰區域開展聯防聯治作業超過10次,累計防治竹蝗作業面積近15萬畝次。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入選“2022年度長三角地區林長制改革十大案例”。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