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黑龍江甘南:政策扶持讓荒漠變桑田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17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高明  

      “一年兩場風,一場刮半年。”

      黑龍江省甘南縣地處大興安嶺南麓,是我國東北地區著名的西北風口、嫩江風沙帶。舊時的甘南,人們“談沙色變”。

      如今,綠色的林帶鎖住黃色的沙海,鳥兒成群棲息在林中,林子后面是舒展的田地和安穩的家。

      1978年,甘南縣就被列為三北防護林建設重點縣,防沙治沙是全縣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性工作。在黑龍江省林業部門工程造林、科技推廣、林下經濟、經濟林補貼等多項政策的扶持下,全縣以經濟林為主要樹種,全面開始了對沙化土地的治理。

      目前,全縣有林地面積達到46.7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3.6%提高到2022年末的11%,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沙化現象得到有效遏制,萬畝沙地變為良田,綜合抗災能力全面提高,防風固沙林帶建設基本完工。

      無工不富、無產不強。省林草局三北站指導甘南治沙與治窮結合,推動全縣在防沙治沙的同時積極發展沙產業,聚焦林果經濟發展主線,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在省林草局專家指導下,甘南縣積極響應國家南蠶北移的戰略部署,主動爭取桑蠶養殖項目,實施“桑樹新品種龍桑1號推廣應用”示范項目,栽植桑樹105畝,培育實生桑苗30畝,嫁接龍桑1號嫁接體50萬株,培育成苗18萬株,而后每年新植桑樹200畝、培育嫁接成苗18萬株。在政策支持下,甘南縣又繼續申請“寒地生態蠶業建設技術推廣應用”示范項目,配套了貯苗窖、嫁接棚、供電供水系統等基礎設施設備,提高了育苗質量和工作效率。在收獲果實的同時,甘南縣通過轉變經營戰略,發展實生桑栽培,桑葉代用茶的加工生產和桑葚酒、桑葚果汁的代加工,同時對原料100%回收利用,真正實現了全產業鏈循環式發展。

      穩健的產業模式吸引了諸多同行來學習,甘南每年接待省內學習考察團10次以上。目前,甘南已成功舉辦6屆桑葚采摘節,接待采摘游客3.5萬人次、研學團36次,被列為全縣4個旅游品牌之一,被縣教育局授予青少年課外實訓基地。

      甘南縣在發展桑蠶產業的同時,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核心位置,全面增強科技創新的主動性,甘南林場桑樹基地(寒地果桑產業建設基地)與黑龍江大學生命科學院共同建立了科研技術團隊,現已發表了《桑葉水提物的降糖效果評價》《桑葚-山葡萄互作對飲料風味影響機制的研究》等諸多具有行業影響力的研究文章,其研究的桑葉水提物降脂已經獲得全部檢測試驗數據,桑葚發酵飲料工藝已經試驗成熟,果酒酵母提純一株正在擴繁階段,目前產品工藝及實操技能已全部滿足產品的生產需要,符合市場流通標準。多年的投入終得回報,甘南縣寒地果桑產業2022年實現產值1000萬元,產品銷售及旅游收入710萬元。

      多年來,在黑龍江省林業部門的指導支持下,甘南縣有效治理了風沙環境,破解了防沙治沙中的各種難點問題,開辟了果桑產業蹊徑,縣域經濟高質量筑牢了生態之基,為全國科學治沙、高質量治沙探索了新路。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