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陜西寶雞:林下經濟構筑綠色“生態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17  來源:陜西省林業局  

      眼下,正是豬苓成熟季節。陜西省寶雞市太白縣黃柏塬鎮黃柏塬村種植的130多畝豬苓喜獲豐收,種植戶搶抓農時,積極采收。

      近年來,陜西省寶雞市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新,全面推行林長制,扎實抓好資源管護、林業特色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不斷完善生態產品價值的實現機制,加快林業高質量發展,為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之城、美麗寶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郁郁蔥蔥的林下不僅可以種草、種藥材,還可以養雞、養鵝、養林麝。在寶雞,林下經濟構筑了一條綠色“生態鏈”,大規模植樹造林不僅為廣袤的西府大地增添了一片片綠色,更為群眾鋪就了一條條致富之路。

      脫貧戶王國平家前年利用閑置林下地,種植了2分地豬苓,“沒想到產量達到了320斤,收入達5440元,經濟效益很可觀,今年我還要繼續跟著村上種植豬苓,擴大種植面積。”王國平笑著說。

      去年以來,寶雞市堅持“林果、林藥、林畜、林游”融合發展工作思路,推進林業產業強基固本、提質增效。其間,寶雞市林業局圍繞盤活林地資源資產、規范集體林地流轉,全面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累計發展林藥、林菌等林下種植面積43.98萬畝,發展林畜以及林麝等林下養殖39.27萬頭(只),發展林蜂12.27萬箱,全市從事林下經濟的群眾達8.65萬人,林下經濟人均收入超過1500元。同時,依托林下經濟發展扶持資金,寶雞市大力推廣“林上采、林中養、林下種、林間游”立體復合發展模式,強勢打造以干鮮雜果、林下種養、森林旅游、林副產品加工為主的林業支柱產業。

      此外,寶雞市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立足森林、濕地、自然保護區等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產業,大力發展森林康養、森林體驗、生態露營等生態旅游新模式、新業態,推動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生態旅游產業轉型提升。目前,全市建成國省森林康養、自然體驗基地、生態露營基地16處,9處生態旅游地入選全省生態旅游特色線路,森林生態旅游已成為寶雞文化旅游產業發展重要引擎。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