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林業局近日發布的《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監測湖北報告》顯示:全省累計退耕還林110余萬公頃,涉及95個縣(市、區)的171萬農戶,直接受益人口675萬,帶動森林覆蓋率增加約7個百分點。
湖北省2000年開始退耕還林工程試點,2002年全面啟動實施,2021年暫停實施。20多年來,工程在恢復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控制水土流失、減緩土地退化、提高生物多樣性、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評估按照退耕地還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3種植被恢復類型和生態林、經濟林、灌木林、竹林4個林種類型進行,包括涵養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釋氧、林木積累營養物質、凈化大氣環境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6類功能11項指標。
評估顯示,2022年,湖北省退耕還林工程生態效益總價值量達763.32億元,其中,退耕地還林292.45億元,宜林荒山荒地造林396.61億元,封山育林74.26億元。年涵養水源物質量為392792.36萬噸,減少土壤中有機質、氮、磷和鉀流失量達151.48萬噸,固碳總量和釋氧總量分別達275.63萬噸和534.9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