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滁州:“三權分置”改革,引導適度規模經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5-24  來源:安徽省林業局  

      安徽省滁州市通過集體林“三權分置”改革,引導適度規模經營,全市抵押林地面積14.7萬畝,林權抵押貸款余額5.28億元。共培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級特色林業高質量發展園2個、省級林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3家、示范家庭林場11家。

      創新經營方式。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積極引導農戶通過轉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從分散走向集約經營。滁州市集體林林地經營權流轉面積59.46萬畝,培育林業規模經營主體1202家,規模經營主體營林地面積36萬畝。鼓勵引導村集體和農戶通過林地入股方式參與林業建設。南譙區在陳王村引導58家林企、大戶流轉林地3730畝,每畝年租金250—300元,讓村民不僅拿“租金”而且掙“薪金”。明光市成立鎮級林業投資公司(森林銀行),收儲林地4萬畝,促進規模經營。

      落實政策保障。各地結合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對林業規模經營發展特色產業進行獎補,吸引社會資本投資林業。探索“政銀擔企”合作模式,創新開展林權抵押貸款和“五綠興林·勸耕貸”“皖林郵貸通”,建立林權抵押融資風險分擔機制。全市林權抵押貸款金額58.3億萬元。包括野生動物致害險、集體公益林保險、商品林政策性保險等多個涉林險種,投保金額338億元。全椒縣、定遠縣等出臺林業獎補政策,將薄殼山核桃等規模經營納入獎補,引導規模經營。全椒縣連片種植薄殼山核桃100畝以上面積達7.2萬畝。

      優化服務模式。成立林權管理服務中心,設立“一站式”服務和“一證通辦”窗口。建立森林資源資產交易評估機構,搭建林權流轉、產權評估、市場交易、抵押融資、信息發布與政策咨詢服務平臺,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網絡,延伸林權管理服務。培育森源林業開發、綠色家園林業規劃設計和美文林業等4家市級林業評估機構。同時,積極開展林業病蟲害監測防治等社會服務,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南譙區成立投資融資平臺,小額貸款免評估免抵押,切實盤活了森林資源、拓寬了融資渠道。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