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生態經濟占GDP的比重達71.8%!”近日,重慶市奉節縣林業局傳來喜訊,該縣目前生態經濟占比首次突破全縣GDP總量的七成,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越發清晰。
奉節縣是渝東重鎮,更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生態強縣。近年來,奉節縣以“兩山”理念為指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用改革創新的辦法抓長江生態保護,充分激活綠色動能,深入“兩山”轉化實踐,加快推進“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及國家儲備林兩個市委“一號工程”建設,加快林業產業布局,使綠色高質量發展成為奉節主旋律。
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夔門關口
不搞大開發,共抓大保護。自2021年以來,重慶全面啟動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工程。
“我們一定會守好夔門這個重要關口!”作為長江生態保護修復的排頭兵,奉節林業人嚴格遵循科學綠化要求,建立四級林長體系,層層壓實責任,全面推進“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并摸索出一套針對“四帶”的好辦法。
在高山生態防護林帶,考慮到瞿塘峽、梅溪河兩岸石漠化嚴重、山大坡陡等現狀,采取補植封育、封禁管護等措施修復“三峽紅葉”,建成2.7萬畝紅色峽谷景觀林帶;在中山生態產業發展帶,布局臍橙、油橄欖、小水果等特色經濟林,建成3.8萬畝高標準臍橙園、百果園;在濱江景觀生態隔離帶,帶狀栽植黃葛樹等鄉土樹種,建成沿江生態廊道35公里,景觀示范林帶6500畝;在消落區固土涵養生態帶,與西南大學合作試種池杉、中山杉和草本植物350畝。
大窩社區涅槃重生,是奉節縣生態保護修復的一個經典案例。大窩社區前身是硫鐵礦和煤礦,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奉節縣通過實施“生態+礦山修復”模式,補植補綠,以柏樹、落葉松為主改造荒山4000余畝,同步發展經濟林,森林水源涵養量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目前,大窩社區森林覆蓋率達90%,不僅成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還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美麗休閑鄉村等20多個榮譽稱號。
點面結合,縱深推進。奉節縣近兩年累計高質量完成8.5萬畝林地建設任務,近5年來完成營造林122.2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286.54平方公里,全縣林地面積達447萬畝,森林面積39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3.5%,先后榮獲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先進集體、重慶市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先進集體等稱號。
創新模式助推生態效益綠色嬗變
“今年我家僅賣土雞就有4萬多元入賬。”康樂鎮陽北村民錢小林嘗到“三變改革”的甜頭。
近年來,奉節縣探索林權“三權分置”改革試點,推廣“龍頭企業+集體經濟+農戶+基地”經營模式,直接助推生態效應向經濟效應的綠色轉化。
為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戰略和“雙碳”戰略,2020年5月,奉節縣與重慶林投聯合成立重慶三峽之巔林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啟動國儲林改革試點。項目計劃完成50萬畝國家戰略儲備林建設任務,并以林業生態和儲備林建設為基礎,積極培育和發展相關產業,助力秀美奉節建設。
兩年多來,奉節縣先后在6個鄉鎮完成38.5萬畝集體林地流轉工作,加上國有林場入股10萬畝,縣域內50萬畝國家戰略儲備林布局已基本形成,“儲備林+”產業發展基礎已基本具備。林地流轉為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林農直接增收4000萬元,年均增收2000萬元。國儲林項目還為當地群眾提供了長遠的就業務工需求,據估算每年可為農戶增收4000萬元左右。
此外,奉節縣還深化國有林場改革,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增強了林場發展活力。奉節縣也獲得了重慶市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改革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多業并舉打造鄉村振興綠色引擎
眼下,有名的臍橙億元村永樂鎮大壩村正處花果同枝的盛況。作為奉節縣林下經濟的典型代表,全縣臍橙種植面積已達37.5萬畝,年產量40萬噸,年產值38億元。甲高鎮規?;瘶藴驶l展油橄欖3.5萬余畝,種植面積居全市第一。去年油橄欖每畝純收益5100元左右,惠及4000余戶種植戶。
除了臍橙和油橄欖,黨參、蠶桑、牛膝、白茶……奉節縣每個產業發展勢頭都十分喜人,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綠色引擎。
近年來,奉節縣累計投入3億元,用于支持林業特色產業規模發展,將中藥材、蠶桑和木本油料作為重點產業,種植總面積達42萬畝、總產值超15億元;引導121個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種植中藥材,總面積17萬畝,培育種植大戶45家、龍頭企業2家,成立種植專業合作社22個;蠶桑種植10萬畝,年養蠶量達5.5萬張、產繭250萬公斤;木本油料共15萬畝,油橄欖成為全國第二大種植基地,油茶發展態勢良好。
同時,奉節縣“儲備林+”模式優勢逐漸顯現,成功引入姬松茸培育生產大戶,目前種植面積達400畝,產值達180萬元。
2022年,奉節縣實現林業產值80億元,同比增長300%。全縣已創建國家森林鄉村11個和重慶市綠色示范村59個,3個鄉鎮被命名為市級“兩山”論示范基地,7個鎮街被評為重慶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鄉鎮。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躍然紙上。
全面破題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五色圖“考核評價辦法,是奉節縣加大資源保護、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
該辦法把森林資源管護工作納入全縣“五色圖”專項考核指標范圍,年初制定階段性目標,按照鄉鎮(街道)自評、縣林業局復核的方式,對各鄉鎮(街道)進行6次過程考核評價,以得分進行排名并確定“五色圖”等次,按照好、較好、一般、較差、差五個等次分別賦予綠色、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考核評價結果將作為領導干部提拔重用的依據之一。
同時,奉節縣對發生的森林火災案件實行復盤機制,倒查問題原因,加大處罰追責力度,加大對肇事者的行政處罰、生態補償等,對屬地、屬事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問責,實現涉林違法犯罪率大幅度下降,達到全市低水平。通過多措并舉,全縣生態安全得到良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