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指出,草原保護建設職責劃轉5年來,河北省林草系統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堅持以改善草原生態質量為核心,以維護草原生態功能為主線,不斷完善政策法規、強化保護監管、實施修復治理工程,草原生態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進一步筑牢了京津冀生態安全綠色屏障。
會議要求,河北省林草系統要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深入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
一是進一步強化資源監管保護。各級林草主管部門特別是草原資源大縣,要統籌用好現有林草管護隊伍,加快建設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林草監管體系;要認真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強化草原禁牧休牧管理;要改進草原監管方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草原資源巡查巡護,努力做到草原變化圖斑早發現、早制止、早處理。
二是進一步強化退化草原修復治理。各地要借助此次全省普降大雨的有利時機,全力抓項目落地、抓責任落實、抓實施成效,確保按時保質完成目標任務。扎實推進北方防沙帶、中央財政草原生態保護修復,以及國有草場試點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察汗淖爾流域重點區域草原生態修復治理。
三是進一步強化草原監測評價。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培訓指導,嚴格質量管控,確保10月底前將林草生態綜合監測和工程效益監測等監測成果上報國家林草局。
四是進一步強化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各地要切實履行好草原有害生物防控職責,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建設,科學布局監測站點,加大對關鍵時期、重點區域、重要生物災害的監測力度,實時掌握災害發生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科學指導防治;要持續強化綠色防控措施,按時完成有害生物防治面積413萬畝任務;要打破行政區域界限,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加強區域聯防聯治,確保防治成效。
五是進一步強化草原防火工作。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壓實屬地草原防火責任,壓實草原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和基層管護責任;要強化防火宣傳教育,營造濃厚防火氛圍;要“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火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六是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保障。各地要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開展草原生態修復治理技術研究;要堅持自然恢復和工程治理相結合,強化各類修復治理技術配套集成;要加大鄉土草種研發和繁育力度,逐步形成全省鄉土草種生產優勢區和種質資源繁育基地。
會議強調,基本草原優化調整工作關系全省草原保護發展全局,時間緊,任務重,各市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相應工作組,嚴格按照方案要求,認真組織實施,全面落實工作任務;要嚴把優化調整質量關,嚴格審核驗收,決不能為工程建設、礦產開發等項目靶向性調整;要通過優化調整,確保基本草原劃定成果更加科學合理,為全省基本草原保護發展夯實基礎。(王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