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會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六部委組成聯合調研組,赴青海省開展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調研。
調研組先后深入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剛察沙柳河國家濕地公園、玉樹隆寶灘國際重要濕地,實地查看高原湖泊濕地、河流濕地、泥炭沼澤濕地的生態屬性特征,詳細了解各類濕地生態系統保護管理和資源利用情況,并就青海湖水位上漲、生態紅線管控、濕地占用管理、國土“三調”年度變更等工作與當地政府和工作人員作了交流。
調研組在西寧召開調研座談會,圍繞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的目標設置、科學劃定、有效監管等問題聽取了青海省相關部門意見建議。各相關單位按照職責介紹了濕地工作開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調研組一致認為,青海濕地面積大、類型多,生態地位和價值大,濕地保護管理工作成效顯著,“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核心制度之一。國家林草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開展相關調研,研究制定國家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相關制度,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頒布實施僅一年多時間,涉及的相關法律和部門多,范圍和地類廣,要進一步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的宣傳和學習,精準梳理濕地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科學謀劃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的措施,加快建立濕地保護協作機制,共同抓好濕地資源的保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