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四川高質量推進蜀道翠云廊古樹名木保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8-29  
      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省廣元市,考察了解古蜀道發展歷程、翠云廊整體情況和歷史上植柏護柏情況,囑咐當地負責同志,要
       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四川省廣元市,考察了解古蜀道發展歷程、翠云廊整體情況和歷史上植柏護柏情況,囑咐當地負責同志,“要把古樹名木保護好,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好”。總書記強調,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夠延續得這么久、保護得這么好,得益于明代開始頒布實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樹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襲至今、相習成風,更得益于當地百姓世代共同守護。

      近年來,四川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三個全”,扎實做好蜀道翠云廊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推動“植柏護柏”理念深入人心,使得翠云廊古樹名木保護成為綠色發展的生動寫照。

      一、全面普查,全數掌握,把準翠云廊古樹保護底數。蜀道翠云廊古柏是自秦漢以來歷朝歷代多次栽植和精心保護而遺存下來的古樹群,是存世最早、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人工行道古樹群,被稱為“蜀道奇觀”和“森林活化石”,具有重大的文化魅力、歷史價值和科研價值。翠云廊古柏呈“人”字形分布,西、南、北三線共205.3公里。以劍閣縣普安鎮為中心,北至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西至梓潼縣石牛鎮、南至閬中市思依鎮。其中,西線長80.2公里,途經劍閣縣涼山鄉、柳溝鎮和梓潼七曲山等地。南線長71.6公里,經江石鄉、龍源鎮、古樓鋪、公子山、月臺山、侯子鋪至閬中市。北線長53.5公里,途徑劍閣縣石洞溝、漢陽鎮、劍門關鎮至昭化區昭化鎮。翠云廊沿途有古樹名木42種20973株,其中柏木20391株,占比97.2%,平均樹齡1050年,最“年長”的“劍閣柏”和“帥大柏”樹齡約2300年;紅豆樹、銀杏等582株,占比2.8%。按照“一樹一檔”要求進行全面普查并掛牌保護,逐株定位、標號、登記,采集坐標、樹高、冠幅、胸徑、樹齡等信息,全面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蜀道古柏立體化、智能化監測預警系統并接入地方森林公安監控平臺,實現底數摸清、動態監測、全方位防范的保護管理體系。

      二、全力保護,多措并舉,確保翠云廊古樹保護實效。一是壓實保護責任。嚴格落實管理責任主體,設立“林長制公示牌”,實行“一樹一人”管護制度。劃分責任片區和責任段,設置各級監管員和網格員,構建管護責任人實時巡護、主管部門定期抽查、社會公眾及時監督的三級監護模式。將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情況作為年度績效考核重要內容,將古樹名木數量、生長情況等納入領導離任交接和審計范疇,對任期古樹名木保護履職情況實行一票否決,充分調動和發揮各級林長巡護管護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劍閣縣已完成2次縣長離任交接和20余次鄉(鎮)長離任交接。二是堅持依法保護。出臺《廣元市劍門蜀道保護條例》。將蜀道古柏資源保護納入地方公益訴訟,簽訂《關于加強蜀道古柏資源保護公益訴訟工作協作配合的實施意見》,發布《蜀道古柏資源保護聯合倡議書》,構建“司法合作、區域同管、縣鄉共治”司法監督機制。成立“驛道古柏保護司法服務站”,“古柏資源保護檢察工作站”等,以寸步不讓的態勢打擊破壞古樹名木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三是注重復壯救護。按照“識別一批、保護一批、救治一批”原則,組織專業技術力量開展“健康普查”,對翠云廊長勢瀕危衰弱古柏制定“一樹一策”復壯救護方案,采取地上環境綜合治理、地下土壤改良等措施進行辨癥施治。自2020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400余萬元,采取防腐修補、砌石填土、圍欄保護和支撐加固等措施復壯救護古樹394株。四是夯實保護基礎。扎實推進蜀道古柏防火災、防雷擊、防風雪、防病蟲害、防水土流失、防人為破壞等“六防”工作。在古樹生長密集區域建成避雷塔3座、瞭望塔3座,設置語音報警裝置5處、防火檢查站11個,配備撲火機具物資2.6萬件套、森林防火專用車輛5輛,設置各類撲火隊伍178支3582人。

      三、全民參與,聚焦宣傳,確保翠云廊古樹保護長效發展。一是聚焦公益保護行動。出臺《四川省古樹名木認養辦法》,全面開展古樹名木認養行動。積極開展“保護古樹名木 助力鄉村振興” 等綠色公益活動線上募捐,在蜀道翠云廊舉行“手牽手 護古柏”捐資認養等活動,劍閣縣被認養古柏40株,認養金額40萬元;梓潼縣被認養古樹83株,認養金額50萬元。持續開展“我為蜀道植棵柏”“我為劍閣栽棵樹”等植樹活動,2018年、2020年栽種柏樹超2500株,在蜀道沿線古柏稀少的區域種植翠云廊二代柏。二是聚焦古樹價值轉化。制定《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利用工作方案》,編制劍州國家風景步道規劃,充分挖掘古樹名木歷史、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潛力,積極推進翠云廊古柏景觀打造。組織開展翠云廊古柏生境調查,形成《蜀道翠云廊古柏保護專題報告》。培育古柏后備資源,加強古樹名木基因資源保護。三是聚焦古樹保險機制。劍閣縣創新建立古柏壽險機制,與保險公司合作,將縣域內古柏納入財產保險,為蜀道古柏延年益壽保駕護航。四是聚焦古樹保護宣傳。組織開展古樹名木保護宣傳周、圖片展等宣傳活動。邀請中國書法美術攝影名家走進劍門關、翠云廊景區采風,舉辦“天險蜀道雄關劍門關”作品展。積極參與國家最美古樹評選,廣元劍閣劍閣柏入選中國最美古樹;廣元劍閣劍閣柏、夫妻柏入選央視2023年七夕“古樹下的告白”活動等,有效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古樹名木保護。(黃文)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