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產業,優化了農業發展結構,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截至2022年底,全市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92.45萬畝,總產量14.34萬噸,總產值18.73億元。
三門峽市按照適度集中原則,發展以連翹、丹參、杜仲、柴胡為主的優質道地藥材品種,統籌發展黃芩、黃精、板藍根等適銷對路的藥材品種,初步形成了盧氏縣以連翹、丹參、黃精、蒼術等為重點,澠池縣以丹參、柴胡、板藍根等為重點,靈寶市以杜仲、丹參、地黃等為重點的藥材種植格局。目前,“盧氏連翹”“靈寶杜仲”“澠池丹參”“澠池柴胡”4種藥材獲得國家原產地保護產品和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三門峽市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打造了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注重培育主營業務突出、競爭能力強、成長性好、專注于細分市場、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專精特新”企業。目前,全市培育生物與醫藥行業創新型中小企業8家、“專精特新”企業6家。
三門峽市共有各類野生藥材1225種,其中植物類991種、動物類169種、礦物類8種,中藥材資源總儲量超過13萬噸。人工種植的主要品種有連翹、丹參、柴胡、黃精等,全市中藥材人工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多年居河南省前列。(劉玉明 陳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