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山西制定印發林長制示范縣示范鄉建設指導意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07  
      為充分發揮林長制省級激勵導向作用,進一步在全省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真抓實干強化林草資源保護發展的良好態勢,近日,山西省林長
       為充分發揮林長制省級激勵導向作用,進一步在全省推動形成比學趕超、真抓實干強化林草資源保護發展的良好態勢,近日,山西省林長辦印發《山西省林長制激勵示范縣示范鄉建設指導意見》。

      山西省林長制示范縣示范鄉建設指導意見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督查激勵的通知》《山西省林業和草原局 山西省財政廳關于印發〈山西省林長制激勵措施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為進一步深化實化林長制改革,指導受林長制激勵縣、鄉用好用實林長制省級激勵資金,在全省盡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林長制改革經驗,省林長辦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意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林長制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增綠、提質、防災、創新”總體思路,以規范林長制運行管理為基礎、以示范縣、示范鄉創新實踐為引領,在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重點領域,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林長制改革經驗,全面提升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標

      結合林長制省級激勵工作,每年確定一批省級林長制示范縣、示范鄉,鼓勵基層創新實踐,充分調動各級林長和林草部門保護發展林草資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以點帶面、重點突破,扎實推動全省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在全省形成比學趕超、真抓實干抓林草資源保護發展的良好態勢,持續鞏固拓展林長制改革成效。

      三、示范建設內容

      林長制示范縣、示范鄉重點圍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創新實踐。

      (一)創新林長制運行機制。聚焦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在規范林長履職盡責,強化重點難點問題解決,壓緊壓實林草資源保護發展責任等方面建立長效機制。創新“林長+”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部門協同聯動機制。健全完善林長制督查、考核、激勵工作機制,整體提升林長制工作成效。推動組建林長制辦事機構,理順部門內部職責,加強林長制日常管理。探索建立鄉鎮林長辦,提升基層基礎能力建設。統籌推進林長制智慧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提升林長制信息化管理水平。創新開展林長制宣傳、培訓活動。

      (二)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建立國土綠化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銜接機制,合理安排綠化用地,統籌實施國土綠化重點工程。創新疏林地補植、未成林地封育、灌木林地改造等國土增綠模式,完成最低新增成林任務,在本行政區域實現基本綠化。嚴格貫徹落實《山西省禁牧輪牧休牧條例》,依法履行管理職責。積極建設森林城市、森林鄉村,實現城鄉綠地連接貫通,提升城鄉綠地生態功能。創新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積極推進部門綠化,構建形成共建共享綠化新格局。創新投入機制,完善支持政策,引導市場主體和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綠化。

      (三)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創新完善森林經營制度體系,建立健全以森林經營規劃和方案為基礎的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機制。結合本地區森林類型、森林演替規律、森林培育目標等,科學確定森林經營策略、目標和措施,科學實施中幼林撫育、退化林修復等項目,推動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積極推動林區道路建設,提升林區路網密度。創新森林撫育剩余物利用模式,有效提升森林撫育經營質量效益。

      (四)加強資源保護管理。扎實推進網格化源頭治理,將本行政區域內林草資源劃定網格,明確管護責任,做到全域覆蓋;統籌各類管護資金,探索建立專業化管護隊伍,推動林草資源保護責任落實落地。創新完善基層管護隊伍監管機制,發揮管護人員發現問題、前期處置、化解矛盾的關鍵作用。創新推動森林督查發現問題查處整改,建立問題臺賬,按時完成問題“清零”。創新推進草原保護、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作,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管理模式、工作機制。健全完善林草防火體系,強化專業隊伍建設和常態化演練,增強技防力量,提升以水滅火能力。建立健全有害生物聯防聯控機制,嚴防重大有害生物入侵。加強示范縣、鄉林草執法隊伍建設,完善執法管理體系,強化執法人員培訓,確保下放鄉鎮林草執法職權有效承接。創新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嚴厲打擊違法破壞林草資源行為。

      (五)著力發展林草產業。結合本地區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種苗花卉、森林食品等特色富民產業,推動發展“一縣一業”“一鄉一品”。加大林草經營主體扶持,構建“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提高林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構建高品質、多元化的現代林草產業體系,實現主體強、產業興、產值高的目標,不斷提高林草產業對農戶增收的貢獻率。

      (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引導集體林權規范流轉,增加農民資產性收入;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促進集體林地適度規模經營。完善林權抵押質押貸款機制,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參與林草資源保護發展。建立森林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積極推進儲備林、碳匯林建設。探索推進林業碳匯交易。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地要高度重視林長制示范縣、示范鄉建設工作,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做好頂層謀劃、協調聯動、服務保障和監督檢查,確保示范縣、示范鄉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二)規范資金使用。示范縣、示范鄉要嚴格按照《山西省林長制激勵措施實施辦法(試行)》有關規定,制定項目實施方案,經市級林草部門審批后組織實施。要規范資金使用范圍,在重點領域開展示范建設,盡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經驗。

      (三)加強政策支持。在落實林長制省級激勵資金的基礎上,省林草局將在資源保護、國土綠化、防火防蟲等重點領域,進一步予以資金、項目、政策傾斜支持,鼓勵基層創新實踐。市、縣林草部門要積極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形成工作推動合力。

      (四)做好總結宣傳。各地要深入總結示范縣、示范鄉創新實踐成果,充分挖掘典型案例、經驗做法,及時向省林草局報告;要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大力宣傳全面推行林長制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廣示范縣、示范鄉取得的成功經驗。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