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陜西寧陜漁灣村:好生態能賺大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18  
      5年前,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鎮漁灣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文化策劃營銷企業合作,投建漁灣逸谷農創田園綜合體,發展生態旅
       5年前,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鎮漁灣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與文化策劃營銷企業合作,投建漁灣逸谷農創田園綜合體,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探索青山綠水變現途徑。

      “村民年人均收入從2018年的10075元增長至2022年的1.3萬元,40多名村民實現在村里就業,月收入2500元至3000元。”漁灣村黨支部副書記夏世飛介紹,現在,村里每個月舉辦一次“秦嶺好市”集市活動,村民可以集中售賣自家的土特產。

      在夏世飛眼里,原來的漁灣村和縣里大部分村莊差不多。

      寧陜縣位于秦嶺腹地,全縣森林面積達530萬畝、人均76畝,森林覆蓋率達96.24%、居全國第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重要水源涵養地。全縣包括漁灣村在內的68個村都被綠水青山包圍,空氣好、景色美,但對村民來說,“這些不能當飯吃”。村里大部分年輕人外出務工,留下老人在村里種幾分薄田。如果要說漁灣村有什么特別之處,那就是有野生朱鹮長居于此,并且村子離城市近一些,出入較方便。

      變化發生在2018年。

      堅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定實施“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林業興縣”戰略的寧陜縣,積極探索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通過稅收、財政等政策支持,招引西安的文化策劃營銷企業落戶,按照1∶9的股份比例合辦公司,共同打造漁灣逸谷農創田園綜合體。

      也是從那時起,郭強作為漁灣逸谷農創田園綜合體項目負責人,從西安來到了漁灣村。“ 目前,一期項目已建成投用,包括3號、4號民宿群以及房車營地、茶園、創客中心等在內的二期項目正在建設,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用。”郭強說,“公司在寧陜縣城關鎮八畝村投資建設的39間民宿預計今年年底也將投運。”

      生態旅游產業如火如荼,實現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同時謀求發展并不容易。5年多來,漁灣村通過啟動“鹮”田復耕計劃,恢復水田120余畝、荒地200余畝,采取不施化肥、不打農藥的純天然方式種植水稻,留住國寶朱鹮。此外,開發了文創產品“朱鷺山米”,通過宣傳吸引了20多家企業認領朱鹮保育田種植的稻米。與此同時,流轉村里的閑置房屋,先后建設漢唐驛山居青旅、天空下生態農場、鹿柴山集民宿,在百畝生態稻田上搭建帳篷營地,把村里的廢棄水電站改建為天空下自然書店、鹿柴咖啡館、放電美術館等景點,并打造研學教育基地,初步構建以農業生產為基礎、休閑農業為核心、民宿酒店為抓手、康養度假為亮點、科普教育為助力的生態循環特色產業體系。

      “今年以來,項目已實現營收200多萬元,民宿天天爆滿,供不應求。”郭強說。

      漁灣村的發展,為寧陜縣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添了一把火。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