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淮北:打好“組合拳” 推動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9-27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各級林業系統立足本地實際,堅持因地制宜,依托地域優勢和資源稟賦,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構建出淮北林下經濟
       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各級林業系統立足本地實際,堅持因地制宜,依托地域優勢和資源稟賦,加大扶持力度,逐步構建出淮北林下經濟發展新格局。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創新產業模式。創造出“柏樹籽—柏籽雞—柏籽雞蛋—雞糞—植被土壤—柏樹—柏樹籽”的生態循環方式。相關家庭林場流轉林地2400畝,以有機柏籽雞、有機柏籽雞蛋為主打產品,年存欄24000只雞、雞蛋年產10萬斤左右。同時培育青山羊、黑毛豬等產品,成為種養于一體的綜合性林下循環經濟體。

      二是加大金融扶持,提升內生動力。組織開展全市林下經濟經營主體貸款需求摸底,聯合市銀保監局摸排32家經營主體貸款需求4350萬元,協調解決1600余萬元。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創新綠色金融助推鄉村振興,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發揮林地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融資功能,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助力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三是打造旅游品牌,賦能城市發展。打造一批具有淮北市特色和富有輻射力、影響力的重點森林旅游項目,城市旅游經濟快速發展。相山風景區、四季榴園獲評為4A級景區,南山風景區為3A級景區,烈山區石榴小鎮獲得“安徽省優秀特色小鎮”授牌,這些地方已成為集旅游、度假、娛樂、景觀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勝地。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