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山東林學會組織有關專家在濟南對山東省林科院等單位完成的“主要經濟林炭疽病病原與種群結構和高效綠色防控技術研究”召開科技成果評價會。會議組建了由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單位有關專家組成的評價委員會。
評價委員會認真聽取了成果匯報,審查了有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一致認為該成果在主要經濟林炭疽病病原種群結構、生防菌劑的研發等綠色防控技術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主要經濟林炭疽病病原與種群結構和高效綠色防控技術研究”研究自2010年開始,針對木本油料植物、特色果品以及藥用植物等主要經濟林炭疽病發生危害及防治現狀,廣泛開展了14種經濟林炭疽病種類調查和鑒定,發現了5種炭疽病新病害,在6種寄主植物上新發現9種病原新紀錄種;研發出了炭疽病菌主要種類分子檢測技術,研制出3種快速檢測試劑盒;篩選出防病優良微生物菌株3個、高效低毒化學農藥3種;建立了6種生防菌生產工藝,研制出新型菌劑關鍵生產裝備1套;完成了3個新型菌劑產品的創制,開展了生防菌劑產品的規模化生產與應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2項,發表論文41篇(其中SCI收錄25篇),頒布地方標準3項,軟件著作權1項。成果在核桃、油茶、蘋果等經濟林產區進行了廣泛推廣應用,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對于推進經濟林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