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古樹名木就是保護重要物種資源,古樹后備資源則是未來古樹資源的“后備軍”,具備成為古樹的潛力。青海省林草局積極爭取2022年省級財政資金,結合國家關于古樹名木普查要求,組織西寧市、海東市、海南州及玉樹州嚴格按照《古樹名木鑒定規范》,實施了古樹名木保護復壯及后備資源普查項目。經過此次普查,進一步掌握了4市州古樹名木后備資源分布、保護現狀及存在問題,新增473株古樹、16株名木和196株古樹后備資源,其中,473株單株古樹中,一級17株,二級58株,三級398株。此外,新增3處古樹群,群株數307株,分別為民和縣馬場垣鄉下川口村梨樹群、隆治鄉白武家村梨樹群、化隆縣甘都鎮阿河灘村白榆古樹群。
下一步,青海省將根據新增樹木不同情況采取多項保護措施持續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古樹名木“一樹一策”。在保護管理措施上,主要對樹木“掛牌”、設置護欄,對歪斜的樹體和枝干加支撐、封堵樹洞、砌樹池、包樹箍等;在養護復壯上,采取復壯溝、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修剪枯死枝等措施。同時,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加強古樹保護、講好古樹故事、樹好古樹典型,將古樹名木復壯管護做為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省級“森林城鎮”和省級“森林鄉村”的重要指標之一,健全古樹名木管理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