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北京: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營造生態宜居之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08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都市域綠色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首都市域綠色空間結構不斷完善,城鄉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顯著增強。“山區有綠屏、平原有綠海、城市有綠景”的生態宜居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森林城市綠蔭掩映

      十年來,全市累計增綠24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9.3%,全市林地綠地生態系統年碳匯能力達到880萬噸,新版城市總規確定的“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綠色空間布局基本形成。一道綠隔地區109處城市公園,二道綠隔地區44處郊野公園,串起了市民期盼已久的兩條綠色項鏈。城市副中心新增綠化面積26萬畝,建成各類公園30余處,為千年之城奠定了綠色基底。平原地區形成萬畝以上森林濕地40個、千畝以上綠色板塊498處,大尺度、相互聯通的森林濕地生態系統鞏固了城市生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實施20年累計造林營林922萬畝,山區綠色屏障不斷加厚。

      花園城市扮靚生活

      推窗見綠,開門進園正在成為更多北京市民的日常,309處城市休閑公園、609處口袋公園和小微綠地成為市民家門口的“會客廳”。遍布全市的1405公里城市健康綠道和1050個公園,把城市的綠色血脈融為一個整體。近年來,北京通過拆護欄、促聯通,努力打造“無界公園”,為市民游客更自由地享受綠色空間創造了便利。全市公園風景區年接待游客4億人次,年均舉辦各類文化活動500余場,綠色和文化共冶一爐,迸發出生態文明的絢爛火花。

      生物多樣性之城百鳥爭鳴

      在北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不勝枚舉。為保護好自然鄰居,全市科學有序恢復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栽植動物喜歡的食源植物,營造小微濕地、人造灌木叢等生態保育小區,為鳥類和小動物提供食源、棲息和庇護場所。據統計,北京現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陸生脊椎動物608種,其中鳥類達515種,在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已成為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際大都市之一。 

      花團錦簇、森林環抱、鳶飛魚躍、萬物共生。全市園林綠化行業將繼續努力,為建設綠色生態更加良好,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生態文化更加繁榮的美麗北京而不懈奮斗!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