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陜西省林業局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國際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單位壓實責任,認真落實災害風險防范各項措施,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主動做好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工作,積極構建群防群治的自然災害防治格局。
《通知》指出,要緊緊圍繞“共同打造有韌性的未來”這一主題,精心組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各項活動,提高各級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林業干部職工風險防范意識。要在國有林場、高火險區、林區要道等重點區域設置醒目的宣傳標牌、標語,大力普及災害事故風險防范專業知識技能;廣泛開展林業行業防災減災宣傳,普及森林草原火災、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等各類災害常識和防范應對基本技能,引導干部職工熟悉風險、主動避險、配合落實響應措施。
《通知》強調,要聚焦森林草原防火、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控等工作,強化監測預警,做好區域聯防。特別是森林草原防火重點地區要加強野外火源管控和宣傳教育,堅決遏制人為因素導致的火災,持續筑牢防災減災的人民防線。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嚴格落實各項工作責任;進一步健全災害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機制,修訂完善應急預案,落實預警“叫應”等機制,密切監測重點地區、重點時段、重大災害風險,提前發布預警信息,第一時間組織轉移避險,實現響應行動精準。要加強森林草原防火隊伍實戰化培訓演練,提高火情早期處置能力和緊急避險能力。推進各類災害防范應對的基礎設施和物資儲備庫建設,進一步提高物資管理和應急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