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冠噪鹛是中國特有物種,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紅色目錄的極危物種,更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雀形目鳥類之一,與大熊貓、亞洲象等珍稀野生動物一同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期間搶救性保護的48種極度瀕危物種,有“鳥中大熊貓”之稱。1919年,藍冠噪鹛首次在婺源被發現,此后便一直銷聲匿跡,直至2000年再次在婺源發現野生種群50余只,2021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球可知的分布范圍僅江西省婺源縣及周邊區域。
江西省林業局高度重視藍冠噪鹛及其棲息地保護情況,自2020年開始,先后在婺源縣、德興市陸續開展了藍冠噪鹛專項調查工作,布設調查樣線123條,安裝紅外相機80余臺,并拍攝了大量藍冠噪鹛活動影像,獲取藍冠噪鹛照片500多張,視頻2000多個。據調查數據統計,江西省藍冠噪鹛分布的種群數量和棲息地范圍正在快速恢復,從最初的50余只增加到250余只,繁殖點從最初的4處增加到10余處,繁殖范圍也從婺源縣擴大到德興市等地。婺源縣在藍冠噪鹛繁殖地建立了多處自然保護小區,組織專業護鳥隊伍開展巡護。
為更好地保護好藍冠噪鹛,江西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堅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不動搖,樹牢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將藍冠噪鹛打造成為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占賢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