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大批南遷候鳥在黑龍江撓力河保護區中轉停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14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節,大批候鳥來到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休息調整,準備繼續南遷,一幅候鳥飛舞的美麗畫卷蔚為壯觀。
       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節,大批候鳥來到黑龍江撓力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休息調整,準備繼續南遷,一幅候鳥飛舞的美麗畫卷蔚為壯觀。截至目前,保護區觀測到丹頂鶴256只、白枕鶴161只、東方白鸛985只、白尾海雕15只、小天鵝300余只、白琵鷺233只、雁鴨類數十萬只,總體數量較往年增多。

      東方白鸛在濕地內停歇覓食 馬雷雨攝

      自入秋以來,保護區上下聯動,全面開展候鳥保護專項行動,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巡護1529人次、416車次,巡護總里程5.5萬公里;野生動物救護場所救助野生鳥類6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1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雕鸮1只、紅隼1只,國家“三有”保護動物蒼鷺1只、戴勝1只,其他野生鳥類1只。

      撓力河保護區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是東北亞地區候鳥重要棲息地和遷徙的國際通道,保護區總面積16萬公頃。近年來,保護區不斷加大濕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大力開展濕地保護、濕地修復、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和棲息地恢復等工作,為保護撓力河原始濕地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作出積極貢獻。2019年8月,保護區首次觀測記錄到有“鳥中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營巢。

      撓力河保護區將按照國家林草局和黑龍江省林草局部署,積極開展全面加強候鳥保護專項治理工作,結合保護區實際,逐步構建“1+N”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體系,全面提升保護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和候鳥保護能力。(張萌 王廣鑫)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