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創森助推江西遂川大地綠意更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1-24  
      冬日,行走在江西遂川大地,山清水秀。全縣森林資源豐富,域內88.3萬畝公益林、229萬畝集體商品林、80萬畝國有林全部參加了森林
       冬日,行走在江西遂川大地,山清水秀。全縣森林資源豐富,域內88.3萬畝公益林、229萬畝集體商品林、80萬畝國有林全部參加了森林保險。

      遂川古樹星羅棋布。衙前鎮一株古楠木入選全國“雙百”古樹、央視線上七夕“古樹下的告白”活動名單,兩處古樹群入選全國“雙百”古樹(群)名單,兩株古樹被評為“江西樹王”,14棵古樹入選江西“十大古樹”名錄……

      2019年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來,遂川縣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居民推門見綠、出門進園,綠色已成為遂川大地最亮麗的底色。

      植綠護綠

      遂川縣是我國南方集體林區重點林業縣,也是中國油茶之鄉、中國楠木之鄉、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全國商品林生產基地。

      啟動創森后,遂川更大力度推進國土綠化行動。

      在大廣高速公路連接區域,開展景觀綠化工程建設、重要綠化通道常態化撫育管護。在大汾、雩田、巾石至碧洲等地,不斷提升水岸綠化景觀質量,“一江兩岸”景觀帶綠化面積988.5畝、水岸綠化率達90.96%。

      以適地適樹為原則,在所有鄉鎮建成1處以上超過2000平方米的公園綠地,構建以鄉土喬木為主體的綠地系統。各鄉鎮開展“四旁”綠化美化,累計植樹120余萬株,建成森林鄉鎮5個、省級森林鄉村42個。

      強化資源保護,鞏固提升綠化成果。遂川縣以林長制為主抓手,層層壓實森林資源管護責任,已形成以公益林和天然林為基礎、自然保護地為重點、名木古樹為特色的完善的生態保護網絡體系。

      3年來,遂川創建森林校園6個、森林廠區6個、森林單位9個、森林社區9個,新建城市“口袋公園”2處,建成義務植樹基地28個,完成人工造林8.5萬畝,打造了一批網紅森林景觀,實現縣域內應綠盡綠。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79%、活立木蓄積量1657萬立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40.5%。

      綠富共享

      近年來,遂川縣多措并舉,推進鄉村振興、農民增收。

      遂川縣吸引各類社會資本發展森林產業,特別是油茶、毛竹、井岡蜜柚以及林下經濟、康養旅游等生態產業。截至2022年底,全縣發展油茶總面積80.4萬畝、毛竹50.44萬畝,從事林下特色種養的農民達2.2萬人,生產厚樸、山蒼子、黃精等24種中藥材、香精香料等產品。

      全縣組織專業服務隊指導幫扶農民解決多種難題,提高林農栽培管理油茶、毛竹、井岡蜜柚等水平;林農發展森林種植產業,納入新造林補助項目,積極爭取省級林下經濟和中藥材專項資金獎補;培育市場營銷組織,成立行業協會,發展經紀人,遂川已成為全國山蒼子、香精香料出口三大產地之一,產量占全國46.15%,產業不斷提檔升級。

      通過增加林業生態和文化產品供給,滿足了城鄉居民多元化需求。遂川縣森林公園和紅塔公園綠化提升、五斗江濕地公園楊梅洲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和龍泉碼科普教育基地建設、遂川江防護林提升示范等創森重點項目已全面完工,全縣設立自然保護地11個,由財政投資建設的6個大型公園全部免費向市民開放,先后創建江西南風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羅霄山大峽谷國家森林公園、江西遂川五斗江國家濕地公園,全國生態文化村3個、國家森林鄉村21個,涌現了白水仙、大壩里、千年鳥道等一批生態文化和網紅打卡地……

      創森,不斷提升居民植綠、愛綠、護綠意識,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如今,徜徉于遂川這座山城中,人們隨時可以登山、賞綠、觀鳥,市民的綠色幸福感與日俱增,市民對綠色生態的美好期待已變為現實,處處呈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李玉瓊 彭嬌梅 劉祖剛)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