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上海進入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重點監測期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12-15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為上海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重點監測期,主要監測疫源對象為自北方繁殖地南遷而來的雁鴨類遷徙候鳥,主要
       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為上海市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重點監測期,主要監測疫源對象為自北方繁殖地南遷而來的雁鴨類遷徙候鳥,主要監測疫病對象為高致病性禽流感。

      雁鴨類候鳥可自然攜帶多種亞型的禽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自11月初開始,雁鴨類候鳥陸續飛抵上海的沿海灘涂濕地越冬,赤膀鴨、羅紋鴨、赤頸鴨、琵嘴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等雁鴨類數量明顯增加,明星物種小天鵝和白頭鶴也已經抵達上海。11月20日,監測人員在崇明東灘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東方白鸛68只,為近60年來東灘保護區的最高監測記錄。同日,崇明東灘保護區國家級疫源疫病監測站在監測巡護時發現一只死亡的斑嘴鴨。市野保事務中心在收到相關報告后,立即派遣技術人員趕赴現場,采集死亡動物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組織的樣品3份,送本市指定的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控技術平臺(P2實驗室)做進一步檢測。

      未來近3個月,包括元旦、春節等節假日和每一個周末,全市54個野外監測站近200名監測員將全力以赴,在各自負責的監測區域開展每日監測巡護工作,擔負起預警上海生態安全的重要職責。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