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黎平縣有312個行政村種植油茶,占行政村總數的94.2%,種植面積43.4萬畝。2022年,全縣油茶綜合產值達8億元,受益農戶5.4萬戶。
黎平縣發揮林長制抓手作用,構建“林長制+建設任務+農戶”推進模式,創新推行油茶“村推戶管”發展模式,以整村推進的方式,統一設計規劃、統一申報項目、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產銷對接,并按照權屬區劃分戶進行日常管理。
在實施“村推戶管”過程中,縣級林長負總責,督促指導鄉鎮、村按照時間節點推進。鄉級林長負責指導村級林長謀劃發展、申報項目,引導村級做好技術服務和產銷對接。村級林長負責本村任務實施,協調解決村級合作社與農戶在種植、管理、產銷對接環節遇到的各類問題。農戶提供土地,根據技術指導具體實施。
與此同時,黎平縣建立技術服務體系,發揮村干部、專家隊伍、致富能人等作用,組建服務團隊,跟進技術指導;構建標準體系,建成百畝以上油茶良種種植示范基地130個。
種植用地受限、資金投入不足、單戶效益不高,怎么破?
黎平縣充分盤活寨邊、路邊、田邊、地邊等“四邊”零星宜種土地資源,摸清全縣符合發展油茶條件的閑散土地面積9.4萬畝。林業部門優先辦理更新造油茶林的采伐審批手續,形成了戶戶無閑地、處處種油茶的發展格局。加強資金支持,全面推行種植獎補、加工扶持、油茶特惠貸“一補一扶一貸”政策。
油茶植后采取分戶管理,從一人出力到家家出力,降低經營風險。同時,構建“種植戶+合作社+加工企業”“分種統銷+集中加工”模式,搭建村企供銷渠道,各村級合作社統一組織對外銷售,根據產業規模與油茶加工企業簽訂茶籽供銷合同。加工企業有了穩定的原料供應,農戶也避免了單家獨戶跑銷路的問題。
為提升油茶產業綜合效益,黎平縣推進油茶精深加工,構建省內、省外和線上、線下立體化供銷渠道,建立粵港澳市場供銷渠道。依托廣東省佛山市幫扶協作關系和銷售市場,促進油茶產品銷售。開展“以茶興旅、以旅帶茶”,依托油茶產業帶,推出茶花觀賞、采摘體驗、茶油制作、茶地打卡等活動,把游客引入油茶基地、把產品帶出山區。
2022年,全縣共投入7435萬元支持發展油茶產業,加工生產茶油2600噸,茶皂素、有機肥等副產品近萬噸,實現產值3億元以上。(貴州省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