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優“增量”,多措并舉強機構
為充分發揮基層林草工作站在荒漠化綜合防治和“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中的“前哨”作用,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在各級林草主管部門和旗縣、鄉鎮政府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掛牌、成立旗縣林草工作站分站以及設置鄉鎮林草工作站(股、辦公室)等措施恢復了50個鄉鎮林業和草原工作站。特別是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后旗和五原縣高度重視鄉鎮林草工作站恢復工作,結合黃河“幾字彎”攻堅戰、“三北”重點工程任務落實需要,積極探索、主動作為,以旗委編辦出文的形式,在全縣鄉鎮綜合保障和技術推廣中心加掛林草工作站牌子,明確林草工作站職能職責,實現了全縣鄉鎮林草工作站全覆蓋,為基層林草工作站履職盡責打下了堅實基礎,示范引領效果顯著。
提升“質量”,點面齊抓強隊伍
加強業務培訓。采取“點面結合”的方式開展多層次、全覆蓋的業務培訓。針對基層林草工作站長和主要技術人員等251名重點崗位人員開展站長崗位能力培訓和測試,針對全體基層林草工作站工作人員,圍繞資源管護、科技推廣、林草災害防控等內容開展全覆蓋式業務培訓,全年共培訓36827人次,基層站工作人員履職能力得到提升。
強化基礎保障。自治區財政廳、應急管理廳、林草局等部門積極溝通、密切協作,為鄉鎮涉林機構基層建設提供財政和物資支持。截至目前,自治區應急廳已向自治區3個盟市的5個涉林草機構調撥風力滅火機30臺、防火裝備100余套。同時,相關盟市也積極響應,烏蘭察布市為4個率先建立的旗縣林草工作站鄉鎮分站撥付10萬元建設資金,用于基層林業站建設工作,夯實基層林業和草原工作基礎,促進職能作用發揮。
運用“政能量”,上下聯動促履職
以考核推動履職。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1號總林長令明確要求加強基層林草工作站建設,穩定充實基層林草隊伍。按照總林長令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將基層林草工作站數量及標準化林草工作站建設工作納入年度林長制考核指標,推動各地加強基層林草工作站建設,提升基層林草工作站的履職能力。經統計,2023年全區共有鄉鎮林草工作站602個,其中有527個履職能力優秀,占比達到87.5%。
以標準帶動履職。內蒙古自治區以標準站建設為抓手,扎實推進林草工作站標準化建設,2009年以來,全區開展林業站標準化建設的鄉鎮站達到237個,標準化率達到39.37%,標準站典型示范帶動作用和建設成效顯著,夯實了林草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基層基礎。同時以林長制建設為契機,推動鄉鎮林長辦與林業站一體化建設,全區已加掛林長辦牌子的站數達349個,充分發揮林長“統帥”、林草工作站“前哨”作用,促進基層林草工作站履職盡責。
以“一站式全程代理服務”打通履職最后一公里。各地切實強化基層林草工作站公共服務職能,通過推行一站式、全程代理等服務,主動為林區牧區群眾提供各項涉林草服務。2023年全區2個鄉鎮涉林服務窗口入選國家林業站管理總站評選的“貼心的服務窗口”, 凸顯了基層林草工作站聯系林區牧區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