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云南印發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管理指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1-02  
      近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編制印發《云南省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管理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旨在進一步規范濕地生
       近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編制印發《云南省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管理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旨在進一步規范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的申報、實施和驗收工作,強化項目全過程管理,保證項目質量、進度及建設成效。

      《指南》主要包括資金來源、適用范圍、主要支持內容、管理流程、項目入庫、項目立項、項目執行、項目驗收等部分。

      《指南》的印發實施,將指導國家重要濕地(含國際重要濕地)圍繞濕地保護主要目標,根據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候鳥等濕地野生動物的遷徙規律、分布范圍、生活習性等,在充分開展損失調查、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補償范圍、測算補償標準、明確受償方的權利和義務,從項目入庫、項目立項、項目執行和項目驗收等4個環節著手,加強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全過程管理,規范實施補償項目,提高濕地及周邊社區群眾對濕地、候鳥保護的意識,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性。

      2014年以來,在中央財政資金的支持下,云南陸續在大山包、拉市海、納帕海、碧塔海等國際重要濕地開展了濕地生態保護補償項目。通過項目實施,禁牧、休耕土地達2.7萬畝,建設黑頸鶴食源基地3750畝,實施候鳥致損農地補償5萬畝,直接受益農戶達9388戶,提升了補償區濕地生態質量,促進了產業調整,增加了農戶收入,改善了社區環境,提高了公眾意識。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