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姬川自然村(俗名姬公尖),家家戶戶門前架子上掛滿一串串晾曬著的柿砣。房前屋后、山坡上柿子樹黃澄澄、紅彤彤的場景分外喜慶。姬公尖果品專業合作社人來人往,收購來的一筐筐柿子擺滿了門前空地,一派柿果飄香的豐收景象。
姬川村位于歙縣上豐鄉,是皖南地區一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美麗村莊,也是黃山市遠近聞名的“花果之鄉”。明代萬歷年間就開始種植柿子,因個頭比其他地方出產的柿子大、形與色都酷似紅燈籠,故人們稱之為“燈籠柿”。全村123戶,柿樹面積400多畝,年柿子產量50多萬公斤,收入500多萬元,戶均收入4萬元左右。
近年來,姬川村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在強化管理、提高果品質量的同時,走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之路,從2018年起,每年推出采摘游,興辦農家樂。目前,全村已有大小農家樂7家,年接待游客2萬多人次,入村游客逾5萬人次。(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