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林局創新實施10種模式助力草原修復,呂梁林局將草原生態修復作為增綠提質的新戰場,楊樹林局推進鄉土草種繁育打造全省退化草原修復樣板……2023年,山西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成果豐碩,國土綠化種草改良任務115萬畝全部落地上圖,基本建成完備的草原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
2023年,山西堅持保護為先、自然修復為主、人工輔助干預相結合的原則,以亞高山草甸、黃河流域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為重點布局,探索總結出“裸地松土+補播” “結網固土+人工播種”等靶向治理的草原生態修復路徑和經驗,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全省國土綠化種草改良和草原生態保護修復。
山西亞高山草甸是華北地區特有的高山、亞高山草甸自然景觀代表,也是典型的高山、亞高山草甸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林線以上的地帶。多年來,由于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的雙重疊加干擾,山西亞高山草甸區域內的草原植被破壞較重。2023年,山西在完善草原資源保護監管、推動鄉土草種繁育基地建設、出臺草原主要鼠害綜合防治技術規程的基礎上,開展了五臺山亞高山草甸退化機制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為亞高山草甸生態系統功能評估提供翔實、準確的數據支撐,為全省草原資源保護和鄉土草種繁育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技術支持。
目前,全省部分地區草原生態得到恢復,草原退化狀況逐步改善,草原保護與草業發展的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成果凸顯,特別是鄉土草種馴化繁育、良種推廣、基地建設、草種產業化發展等取得顯著成效。其中,楊樹林局云西林場已建成千畝標準化鄉土草種繁育基地,成為新形勢下林草融合發展的成功典范,2023年山西省鄉土草種繁育基地建設現場推進會在云西林場召開。旅游打卡地——山西花坡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是亞高山草甸保護成效的縮影。花坡是首批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位于沁源縣境內。近年來,沁源縣不斷加強公園范圍以外王陶鎮花坡村東南部的亞高山草地實施生態修復治理,推進紅色旅游與綠色生態深度融合,繪就了“紅色草原”高質量發展的新底色。
山西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山西將繼續科學推進草原生態保護修復,著力篩選馴化培育適宜山西退化、沙化及鹽堿化草地生態生產兼用型草種材料,研發鄉土草種快速擴繁技術,為草原草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吳兆喆 景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