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酒泉市金塔縣深挖森林資源潛力,持續拓展森林資源生態、經濟價值實現途徑,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實現縣域生態健康持續發展。
森林也有“大家長”—林長制。金塔縣全面夯實林長制責任,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森林資源巡查管護網絡,建立縣、鄉、村三級林長體系,制定印發了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配套制度,保障林長制工作有序推進,切實做到林有人護,責有人負,讓每一片森林有了“家長”,讓每一位地方主管有了“責任田”。
森林也能“送外賣”—科技下鄉。產業發展,科技先行,金塔縣林業技術人員深入林區、鄉村、林企開展“林農點單、專家送餐”服務80余次,為林木“把脈問診”,給林農“傳經送寶”,引導群眾通過科學種植管理,提高林產品品質和林產業經濟效益,為推進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葡萄、桃杏、肉蓯蓉等逐步形成規范化、產業化發展勢頭,已經成為部分群眾穩定的經濟增收點。
森林也會“深呼吸”—林業碳匯。林業碳匯開發利用是實現生態造林投資向綠色收益轉化,鞏固造林成果、增加林農收入的重要舉措。金塔縣積極對符合林業碳匯交易項目實施條件的38.76萬畝林木進行碳匯開發,實現林地資源向經濟收益轉化,收益資金投入生態再造林,推動生態產業良性循環發展。
森林可以“當錢花”—生態銀行。搶抓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政策機遇,以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為契機,聚焦“綠色金塔,金色胡楊”定位,依托金塔潮湖林場優良森林資源,大力發展“林業+旅游+康養”產業,改造提升胡楊林景區現有游步道,推動縣域生態產業提質升級。加強與黑河弱水環流、北海子濕地公園景區聯動,延長生態旅游產業鏈,激發產業活力,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有機轉化。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走出了從“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的荒漠防治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