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湖北竹溪抓實“林長制”促進林業高質量發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1-15  
      近年來,湖北竹溪縣不斷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完善林長制河湖長制運行機制,林水共治,林長引領,建立一長多員森林資源管理體系,
       近年來,湖北竹溪縣不斷推深做實林長制改革,完善“林長制”“河湖長制”運行機制,林水共治,林長引領,建立“一長多員”森林資源管理體系,各級林長履職盡責,林業產業精準發力,管理模式探索創新,形成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事有人做、責有人擔的全民參與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新局面。

      筑牢根基,提質增效。竹溪縣把林長制改革作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有力實踐,不斷實施林業高質量發展。出色完成省、市下達造林任務111077.38畝,其中:人工造林14411.99畝;退化林修復84165.37畝,封山育林12500畝,水保設施52處。完成林相季相改造37500萬畝,“五大區域綠化美化”400畝,全縣15個鄉鎮和8個國有林場結合產業基地建設、村莊綠化、四旁植樹等完成義務植樹110萬余株。完成3個省級森林鄉村創建,實現了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雙增長”。創建了4個“富美林場”3個“兩山”基地,并實施了百草堂大產業基地及竹產業、森林改培、國際漆藝村、岱王溝景區開發、八卦山森林度假村旅游區等一系列林業重點項目。雙竹林場獲評“全國十佳林場”稱號,岱王溝林場、八卦山林場、偏頭山森林公園先后獲批為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名單。

      建立體系,完善制度。建立了完善的三級林長組織體系,實行了縣級林長負責竹溪全域,縣級副林長聯系鄉鎮、場、局,鄉鎮級林長聯系到村,村級林長協調生態護林員包“山頭地塊”的網格區域管理模式。完善林長制區域劃分,明確了縣鄉村三級林長責任區域,劃分為28個網格307個管護片,壓實2800名生態護林員管護網點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加強“林長+檢察長”示范區域建設和“林長+警長”工作機制建設,以雙竹林場為示范,建立生態警務室,落實“兩長”聯動工作機制。制定出臺《竹溪縣生態護林員管理實施細則》徹底改變生態護林員由原來的鎮聘、站管、村用為現在的鎮聘、站管、站用的模式。

      健全機制,加強考核。竹溪縣構建了分級負責的黨政領導體系,縣級林長深入各責任區域督導調研,鄉村兩級林長赴各自責任區協調解決問題。構建了林長辦統籌協調的運作體系,針對鄉鎮林長制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森林資源保護發展和森林督察問題整改不到位等方面,以工作提示單和督辦函的方式加大整改力度,并提請縣級林長進行專項督辦。構建了獎懲分明的考核體系,縣委、縣政府將林長制改革納入全縣績效工作目標考核體系,組織專班進行考核評分。全年各級林長聚焦春季植樹造林、森林防火、松材線蟲病除治等林業重點工作,累計巡林9120次,解決重難點問題26個。

      規范程序,探索創新。竹溪縣創新“林長+護林員+執法員”護林機制,實行網格化護林,把全縣林地劃分成28個網格,劃分區域確立各級林長、專職護林員的責任區域。實現信息化監督,搭建了縣級林長制信息化管理平臺,所有護林員使用巡護App巡山打卡。創新“人防+物防+技防”森林防火體系,共組建專業撲火隊伍25支200余人,成立森林防火指揮中心1個,配備指揮車、無人機、森林消防移動水泵、巡山護林摩托車等消防設備,安裝視頻監控60處,重點林區路口語言警示器(無線傳輸)40個,基本形成“天上有衛星、空中無人機、林區有監控、高山有瞭望、地面有摩托”的“空天地人”全方位監測預警模式。明確縣、鄉、村、護林員隊伍四級聯動聯防職責,實現零火情、零火災目標,森林火災過火面積控制在0.9‰以內。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