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tài) » 正文

      廣東多地開展“有喜事來種樹”等特色活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24-01-17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湛江、茂名、韶關等地持續(xù)開展有喜事來種樹我為家鄉(xiāng)種棵樹等特色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推進移風易
       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湛江、茂名、韶關等地持續(xù)開展“有喜事來種樹”“我為家鄉(xiāng)種棵樹”等特色活動,號召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喜事新辦,主動參與造林綠化行動,自覺樹立綠色健康的文明新風尚,助力綠美廣東生態(tài)建設。

      茂名:種“幸福樹”引導移風易俗

      近日,茂名高州市鎮(zhèn)江鎮(zhèn)居民黃先生喜添一對雙胞胎孫子,一家人一起到植樹造林點種下十棵宮粉紫荊,用特別方式祈愿家庭幸福平安。“用植樹紀念喜慶之事,比花大錢操辦宴席有意義多了,孩子們也都很支持。”黃先生說。

      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引導有嫁娶、出生、進宅等喜事的集體、家庭或個人,到植樹造林點或各村居周邊義務種植“幸福樹”,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天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guī)陋習,像這樣的“有喜事來種樹”特色活動,在茂名已成為綠色健康的文明新風尚。

      茂名高州植物園“有喜事來種樹”義務植樹基地近日正式對外開放。人們在植樹后,還為種下的樹木懸掛上“有喜事來種樹”認養(yǎng)牌,并在認養(yǎng)牌上寫下“種下一株綠,幸福你我他”等認養(yǎng)寄語。參與植樹的陳先生說,這個活動既能留下珍貴的紀念,又能在喜慶時刻回報大自然,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貢獻一份力量,很有意義。

      據(jù)了解,在“有喜事來種樹”特色活動帶動下,2023年茂名全市參與義務植樹人數(shù)達361.63萬人次,種植苗木1206.2萬株(含折算株數(shù)),新造林撫育5.65萬畝。接下來,茂名將在全市進一步推廣這一活動。

      湛江:“添綠賀喜”共樹文明新風

      揮鍬鏟土、栽植樹苗、澆水灌溉……,湛江乾塘至龍頭道路工程(一期)正式通車,上那洪村村民與鄉(xiāng)賢們種下了一棵棵“喜事樹”。“乾塘至龍頭道路工程通車為村莊發(fā)展帶來便利,我們通過植樹這種方式紀念這個日子,祝愿今后的日子過得更紅火。”上那洪村村民陳樹秀說。

      近期,湛江各縣(區(qū))踴躍開展“有喜事來種樹·共樹文明新風”活動。坡頭區(qū)率先發(fā)布倡議,黨員干部帶頭到植樹造林點或各村居周邊義務種植“幸福樹”。霞山區(qū)、經開區(qū)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場所,引導有喜事的集體、家庭或個人,以“添綠賀喜”的形式慶祝喜事。雷州市依托各類模范典型,發(fā)揮示范引領作用,引導群眾種“喜事樹”“文明樹”“榜樣樹”。

      據(jù)統(tǒng)計,在短短一個月內,湛江全市各縣(市、區(qū))廣泛發(fā)出倡議書,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社區(qū))為主體,全市共種植“喜事樹”211.1畝、各類樹種7955棵,7834人次參與了“有喜事來種樹·共樹文明新風”這項活動。

      韶關:植綠愛綠深入人心

      近期,韶關積極開展“我為綠美韶關添新綠”“我為家鄉(xiāng)種棵樹”等植樹活動,韶關的市民、返鄉(xiāng)青年、學生、企業(yè)家等積極行動了起來,廣泛投身到綠美韶關生態(tài)建設當中,打造綠美廣東生態(tài)建設“韶關樣板”。

      韶關通過認種、認養(yǎng)、認捐等多種方式,種植“鄉(xiāng)賢林”“桑梓林”“同根林”等不同主題林,認種一行綠樹、認養(yǎng)一棵古樹、認捐一片樹林,推動全民植綠愛綠,為綠美韶關增色添綠。

      韶關還深入推進了“千樹進村綠美家鄉(xiāng)”行動計劃,未來3年在全市1200多個行政村每個村新種植1000棵樹,到2026年實現(xiàn)全市所有行政村綠化水平全面提升。

      據(jù)統(tǒng)計,2023年韶關開展植樹活動近300場,參與人數(shù)超5.8萬人次,累計種植鄉(xiāng)土樹種和觀花賞葉樹種30余萬株。接下來,韶關將通過打造一批“鄉(xiāng)賢林”“清風林”“幫扶林”等不同主題林,深入推進綠美生態(tài)建設。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