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松材線蟲病疫情達到峰值之際,重慶8%的松林感染,嚴重威脅全市松林安全。3年來,重慶市高位推動精準施策,立足長遠狠抓落實,持續推進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行動,先后拔除疫區7個、疫點159個,與2020年相比疫情面積下降96.25萬畝,取得階段性成效。
通過壓實“三個責任”、治理“三個頑疾”、建立“三個機制”和堅持“三個從嚴”等四大舉措,重慶市確保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
疫木除治
提高站位,壓實“三個責任”
“去年重慶市的第3號總林長令,是全國第一個只針對松材線蟲病防控的省級總林長令!”重慶市林業局負責人一語道破重慶的重視程度。在此背景下,重慶提高站位,壓實“三個責任”。
首先,壓實政府主體責任。重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市總林長簽發《關于深入開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行動的令(第3號)》,嚴令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物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開展疫情精準監測行動、疫木集中除治行動、疫源封鎖管控行動、健康森林保護行動,統籌開展疫情防控保障行動,確保《重慶市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方案(2021—2025)》確定的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落實過程中,重慶市領導對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先后作出9次批示,市人大常委會針對松材線蟲病防控修訂《重慶市植物檢疫條例》,市政府每年安排部署防控工作,市總林長辦定期點對點向區縣林長通報防控工作情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成為各級林長重點關注工作。
其次,壓實部門屬事責任。重慶市政府成立了重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指揮部,及時修訂完善議事規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十三個市級部門聯合印發防控責任清單,林業分別與電力、海關、城管等部門簽訂合作協議,會同海關、公安等部門開展護松專項整治行動。
第三,壓實林業部門指導責任。全市建立市林業局領導包片、市森防站包區縣的檢查指導機制,先后派出1260人次深入“冬春戰役”除治一線蹲點指導,開具《問題告知書》147份,問題整改率100%。
精準施策,治理“三個頑疾”
松材線蟲病之所以難以根除,人為傳播是主因。因此,重慶市精準施策,大刀闊斧拿“三大頑疾”開刀。
2019年,一專業除治隊為取得項目,不惜以低價中標,隨后不負責任地將疫木砍掉,直接丟棄在林下,導致第二年疫情成片蔓延。被發現后,相關部門對其進行扣款處理,對方竟訴諸法院,但一、二審均敗訴。
重慶市治理頑疾的“第一刀”,便是斬斷除治產業鏈,明確要求山上山下“兩干凈”。針對疫木除治產業化傾向,重慶推行專業除治隊伍3—5年績效承包模式,分期付費,建立村社干部或護林員“陪伴式”監管制度,運用資金撥付與成效捆綁、有獎舉報、第三方核查等措施,加強對除治隊伍的監管,先后處罰除治隊伍473次、扣減合同款746萬元。
治理頑疾的“第二刀”,便是斬斷疫木利用鏈。要做到這點確非易事。剛開始的時候,一些農戶私藏使用疫木被發現后,抵觸情緒很大,不配合疫木的銷毀工作。針對林區農戶私藏使用、企業加工利用疫木問題,重慶因地制宜推出首次檢查發現實行以物換物、再次發現則銷毀和處罰措施。同時加大入戶宣傳、“拉網式”清理和執法打擊力度,將不使用松木納入4291個村社村規民約,同81萬農戶、2810家涉木企業簽訂承諾書,查辦案件628件,其中刑事案件3件。2018年全市檢查農戶私藏疫木上千戶,2023年只發現了26戶。
治理頑疾的“第三刀”,便是斬斷交叉傳播鏈。重慶市長壽區與四川鄰水縣原有800多畝爭議林地,最開始兩邊除治相互推諉,疫情一直無法控制。2020年,雙方一起明確責任,協定各除治一年,成效均由對方驗收。如此交叉進行,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針對交界區域除治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等問題,重慶市出臺松材線蟲病聯防聯治措施,實行疫木除治“三統一”(統一時間、統一標準、統一驗收),推行有獎舉報和交界區域互查2公里簽字確認制度,以此作為支付除治隊伍費用的依據。3年來,全市召開聯防會議2781次,開展聯合檢查7505次,整治問題1894起,成效十分顯著。
立足長遠,建立“三個機制”
松材線蟲病防控,注定是一場持久戰。重慶各級領導充分認識到這一任務的艱巨性、長期性和復雜性,因此立足長遠,從五年攻堅行動一開始,就著手建立三大機制,作為推動該項工作的源動力。
首先,建立績效考核機制。重慶市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年度目標、“團簇狀”死亡等內容納入區縣經濟社會發展業績考核。“團簇狀”死亡原因,要么是沒砍凈疫木,要么是砍了扔林下,要么是附近有人囤積或大量使用疫木,都是人為監管不到位所致。納入業績考核后,“團簇狀”死亡從2018年的661處下降到2023年的4處,成效顯著。
其次,建立“以獎代補”機制。重慶在2021年就印發五年攻堅行動以獎代補方案,對疫區(疫點)實現無疫情或拔除實行一次性獎補和3年鞏固性獎補,出現疫情復發等額扣減。目前,已兌現獎補資金1.79億元,扣減200萬元。
第三,建立疫情精準確認機制。制定“市管疫點、區縣管小班”的疫情確認全程可溯可查措施,一改過去由各區縣自行報送的粗放管理方式,對擬實現無疫情或拔除的疫點、小班,均由市級指定的檢測鑒定機構全過程負責,對檢測鑒定結果由市級組織交叉檢測核查。攻堅行動以來,市財政安排460萬元,對306個疫點進行了檢測確認。
扭住關鍵,堅持“三個從嚴”
“再好的機制和措施,如果在執行中不能‘動硬’,不敢從嚴,就會變樣走形。這應該是重慶市取得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階段性勝利的關鍵因素!”重慶市森防站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
重慶市在執行國家標準上從嚴。在嚴格執行國家防控政策的基礎上,重慶堅持“五個一律”:疫木除治一律在松墨天牛非羽化期開展,疫點鄉鎮的死亡松樹一律實行全域清理,疫情小班伐樁一律實行施藥、覆膜、覆土處理,第一年實現無疫情的一律不核減疫情面積,三年內拔除的小班一律納入秋季成效檢查范圍。“五個一律”的從嚴執行,為重慶贏得這場攻堅戰搶得了先機。
重慶市在鞏固成效上從嚴。對拔除的疫區按照疫情發生區政策嚴管3年,年度除治方案由市級審定,非正常死亡松樹全部取樣檢測,枯死松樹全部按疫木除治處置。2023年干旱時,全市對火旱災致死松樹抽檢,又發現極少數鄉鎮有新增疫情。奉節縣自2019年拔除疫區后,成效鞏固做得很好,其先期預防意識強,各鄉鎮也都有疫情防控的高度敏感性,只要發現可疑松樹,就及時送檢,做到早發現早拔除。
重慶市在督辦問責上堅決從嚴。對防控工作推進不力,造成疫情擴散風險的,嚴肅督辦問責,有7個區縣曾被約談,一鄉鎮負責人因防控工作不力、有造成疫情擴散風險而被紀委給予黨紀處分。
重慶市林業局負責人表示,重慶市將圍繞國家“十四五”防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第3號市總林長令,堅持以清理病死(枯死、瀕死)松樹為核心、以疫木源頭管控為根本的防治策略,堅決打贏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為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設美麗中國作出重慶貢獻。(侯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