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安徽來安:林下“掘”金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1-23  
      走進安徽省來安縣大英鎮廣佛村林下生態雞養殖基地,只見茂密的楊樹林中,一只只土雞或追逐嬉戲,或捉蟲覓食,或撲騰著翅膀飛上枝
       走進安徽省來安縣大英鎮廣佛村林下生態雞養殖基地,只見茂密的楊樹林中,一只只土雞或追逐嬉戲,或捉蟲覓食,或撲騰著翅膀飛上枝頭,成群結隊好不熱鬧。

      “咯咯咯,開飯嘍……”迎著朝陽,養殖戶主李恩發端著一盆玉米粒走進林間,一邊吆喝一邊將玉米粒拋灑出去,在陽光的照射下,玉米粒在空中劃出一道道金線,上千只毛色光亮的跑山雞蜂擁而至,爭相搶食。

      “這些雞散養在林間,自己捉蟲吃草,喂的也是自家種的玉米,產出的肉、蛋噴噴香,銷路特別好。”李恩發介紹,2017年,他開始嘗試在自家18畝林地放養土雞,如今,養殖規模已經達到1300余只,年產蛋14萬只,年收入達18萬元左右。

      林下養雞讓李恩發走上了增收路,林間種薯則讓陳發清找到了致富新“甜”地。

      2020年,陳發清在來安縣水口鎮流轉800畝土地,種植核桃、櫻桃、棗樹等。“種植果樹的前景我很有信心,但這些果樹都要幾年才能掛果,資金壓力很大。”陳發清說。

      2023年,在農技站工作人員的建議下,他嘗試在核桃樹下進行“林薯”復合種植,“套種了300多畝紅薯,畝產3000多斤,產值大概在24萬元,實實在在地緩解了資金壓力。”陳發清說。

      “在林下套種紅薯,能夠充分利用林木種植的空置資源,還能夠減少林地水分蒸發,改善林地土壤結構,在提升林木種植效益的同時,額外獲得紅薯種植收益,真正實現一地兩用、一地雙收。”水口鎮黨委副書記魏懷勇介紹,近年來,水口鎮積極推廣“果林+”模式,鼓勵群眾發展林下經濟,同時,充分發揮農技站工作人員、科技特派員作用,提供選種、種植、管理等全過程服務,為農戶增收致富“保駕護航。

      “林下種養殖業具有投資周期短、見效快的特點,能有效彌補林木生長周期長、回報慢的缺陷,實現長期得林,短期得利。”來安縣林業發展中心主任朱發國介紹,近年來,來安縣因地制宜推動林業產業發展,大力推行“林禽、林茶、林菌、林果、林蔬”等林下經濟模式,鼓勵和扶持農戶通過承包經營、聯戶經營、租賃經營、小額貸款等多種形式,做大做強林下經濟。2023年,該縣累計新增林下經濟面積6812畝,實現產值311萬元。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