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雖壽,其命維新。截至去年年底,廣東全省古樹名木數量為85561株、古樹群907處,其中一級古樹770株、名木81株。2023年,廣東扎實推進古樹名木保護提升行動,新建古樹公園24個,促進古樹名木與城市鄉村、歷史人文和諧共存,留住綠美廣東鄉愁記憶。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古樹名木是一種獨特的生態景觀,具有重要的科學、歷史、文化、生態、景觀價值。2023年,《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決定》提出,實施古樹名木保護提升等六大行動。為此,廣東積極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制度建設,不僅在新修訂的《廣東省森林保護管理條例》中增設古樹名木保護專章,還在《廣東省綠化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指導意見》中首次提出對古樹群和古果樹進行保護管理、對經濟樹種古樹進行合理利用。
東莞市清溪古樹群 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針對古樹名木保護,各地也出臺了不少新政策、新舉措。截至目前,廣東21個地級市均已頒布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或規定。例如,湛江市出臺政策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古樹名木保護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并對古樹養護責任人給予適當補助。茂名市結合林長制建立“一古樹一守護人”的網格化管理模式,聘請一批“土專家”為古樹專職守護者。中山市為轄區內多棵一、二級古樹購買保險,對古樹進行“加碼”保護。
除了完善保護管理制度,廣東還善用科技手段賦能古樹名木的保護管理工作,為公眾留住綠色記憶。去年以來,廣東省林業局組織對長勢衰弱的古樹名木開展搶救復壯,共搶救復壯一級古樹名木80株,并通過實施一級古樹名木視頻監控和保護工程,對新增23株一級古樹名木安裝視頻監控保護。其中,PiCUS-3彈性波樹木斷層畫像診斷儀、木質針刺檢測儀、激光雷達、無人機等先進技術和設備對古樹名木健康監測和保護起到了重要作用。
探索古樹保護新模式
隆冬時節,韶關市始興縣的孔壩綠美古樹公園里,“冬意”似乎并不明顯,河岸邊、步道旁、田埂外,一株株參天的樟樹、楓香、枳椇依舊枝繁葉茂,這里已掛牌的百年以上古樹有41株,是目前始興縣古樹數量最多的一個古樹群。依托當地古樹資源,始興縣開展多項旅游休閑、蠶桑研學、自然教育活動,將古樹公園活化利用,假期接待游客近2000人次,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經濟效益。
孔壩綠美古樹公園是廣東省近年來持續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利用的一個縮影。2023年,全省各地積極探索古樹公園、古樹鄉村等新型整體保護模式,將古樹所在區域打造成主題公園,對樹木本體和生境進行一體化保護。同時,挖掘古樹名木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鄉愁傳承功能,營造承載歷史鄉愁的古樹名木與社區之間和諧的社會氛圍。數據顯示,全省全年共計建成古樹公園24個。
“保護古樹名木,不僅要關注古樹本體,更要深入挖掘古樹名木承載的歷史文化內涵,講好古樹名木故事,讓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古樹之美,讓保護古樹名木成為全社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廣東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將進一步健全古樹名木保護制度體系,強化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措施,力推古樹名木搶救復壯工程。同時,進一步挖掘古樹名木的生態、文化、旅游價值,積極打造古樹名木與人居環境相適應的生態系統,提升城鄉綠色生態品質,助力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