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江西省2023年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3-13  
      江西省2023年國土綠化狀況公報江西省綠化委員會(2024年3月12日)2023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
       江西省2023年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江西省綠化委員會

      (2024年3月12日)

      2023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科學綠化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深入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有力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作出積極貢獻。

      全民義務植樹廣泛開展。2023年2月25日,省四套班子領導同志,省軍區、省法院、省檢察院和駐贛部隊主要負責同志在南昌市紅谷灘區嶺北四路街邊公園開展新春義務植樹,帶動全省各地義務植樹活動蓬勃開展。據統計,2023年全省共有2485.7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含各種形式植樹活動),累計植樹11394.6萬株(含折算株數),義務植樹盡責率89.8%。指導南昌市新建區等17個試點縣(市、區)推進22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建設,不斷豐富和創新義務植樹盡責形式,讓“全年盡責、多樣盡責、方便盡責”成為常態。

      科學綠化成效顯著。全省各地認真落實科學綠化理念,大力推進國土綠化量質并進,不斷擦亮江西綠色生態品牌。2023年,全省完成營造林任務379.74萬畝,占國家下達計劃的116.4%,其中人工造林138.06萬畝,封山育林52.82萬畝,退化林修復(低產低效林改造)188.86萬畝,分別占國家下達計劃的126.8%、103.1%和113.7%。認真落實《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2021-2035年)》,全省完成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項營造林面積33.52萬畝。推進中央財政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吉安市已全面完成項目年度建設任務,成功爭取中央財政投資國土綠化試點項目2億元落戶撫州市。我省被列為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重點省,全省19個縣(市、區)精心組織實施試點工作,崇義縣“人工杉木林大徑材復層林擇伐經營模式”等14個示范模式案例在全國推廣。荒漠化防治工作持續開展,全省完成鄱陽湖周邊沙化土地治理面積3.12萬畝,瑞昌市實施石漠化土地治理面積0.97萬畝。

      部門綠化協同推進。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統籌推進城市綠地提質增量,新建城市綠地1.4175萬畝,改造提升城市綠地5505畝;新建“口袋公園”268個,建設面積1785畝;新增城市綠道313公里,累計4219公里;新增19個城市(縣城)和58個建制鎮進入省級生態園林城市(鎮)行列。全省自然資源部門持續開展礦山生態保護修復,安排省級財政資金治理歷史遺留廢棄礦山面積1萬余畝。全省生態環境部門積極推進大型活動或會議碳中和,使用林業碳匯中和碳排放1.04萬噸,成交金額31.3萬元。全省農業農村部門支持1.1萬個自然村開展村莊整治建設,全年累計植樹37.3萬株,打造美麗庭院121萬個。全省水利部門全面推進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30.88萬畝,全省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5.46萬畝,水土保持率達86.36%。全省交通運輸部門著力推進港區綠化美化,因地制宜開展國省干線公路綠化,進一步提升通道沿線綠化水平。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做好京港客專、滬昆客專、京九、滬昆等主要干線兩側樹木(竹)修剪、清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鞏固提升綠化成果。全省教育部門組織學校開展植樹造林和養護管理,全省105所高校現有綠化面積達4.11萬畝,比上年增加0.26萬畝。全省科技部門圍繞資源環境、生態修復、碳達峰碳中和開展研發攻關,實施“棄土微結構靶向改造關鍵技術及工程裸露面生態修復應用示范”等2個重大專項、13個重點研發計劃。全省氣象部門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1274次,累計增加降水量約7.3億立方米。共青團江西省委持續推進青少年植綠護綠工作,組織團員青年植樹4.5萬余株。省婦聯廣泛動員全省廣大婦女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其他各部門、各人民團體、新聞媒體、駐贛部隊和單位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和支持國土綠化工作。

      城鄉綠化深入開展。分類推進森林城市建設,我省已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11個設區市和2個縣積極鞏固拓展建設成果,22個縣(市)積極申報國家森林城市。認真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深入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制定印發《江西省“十四五”鄉村綠化美化實施方案》,啟動實施100個“百村千樹”鄉村綠化美化項目建設,批準建設鄉村森林公園534個,完成驗收命名493個。充分發揮林長制作用,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全面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完成第三次古樹名木普查,全省列入保護古樹名木數量達16萬余株,2株古樹被選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在七夕節期間開展的“古樹下的告白”活動線上宣傳古樹(全國共17株),5株古樹、3個古樹群入選全國“雙百”古樹。

      林業碳匯工作扎實推進。制定出臺《江西省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實施方案》,著力完善我省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指導萬年縣穩步開展全國林業碳匯試點工作,分類推進11個森林固碳增匯、13個CCER林業碳匯開發、5個林業碳匯監測、3個林業碳中和省級試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武寧縣“鄉村林碳”、崇義縣“康氧林碳”項目通過贛林碳抵消平臺累計交易林業碳匯1668.7噸,成交金額8.34萬元,為加快建立我省林業碳匯價值實現機制作出了有益探索。在全國率先將森林碳匯納入生態保護補償范疇,省財政安排360萬元資金,對森林碳匯綜合能力評價前40位的縣(市、區)及其所在設區市給予補償。

      林業資源保護不斷強化。省委書記、省級總林長主持召開省級總林長會議,部署開展《江西省林長制條例》貫徹落實年活動。以省級總林長令發布2023年林長制工作要點,有力推動各級林長履職盡責。成功舉辦首屆林長制論壇,上線林長制數字管理平臺,制定全國首個林長制省級地方標準《林長制工作規范》,我省榮獲全國林長制考核“優秀省份”,撫州市林長制工作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武寧縣羅坪鎮長水村被認定為全國首個林長制現場教學基地。制定出臺《江西省森林督查辦法》,不斷深化“林長+檢察長”協作機制,加強天然林和公益林保護,嚴厲打擊違規占用林地、采伐林木等各類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完善《江西省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方案》,武夷山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獲國家林草局正式批復,與湖南省建立省際協調機制,完成井岡山國家公園綜合科考,武功山地質公園創建世界地質公園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組實地評估。印發《江西省2023-2025年自然保護區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持續開展全省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問題清查整治。強化濕地保護修護,完成濕地生態恢復和綜合治理9.24萬畝,開展濕地占補平衡指標交易846畝,交易額達7436萬元。全面完成森林火災風險普查工作,創新開展林業與電力部門防火林帶共建試點,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網格化管理體系,全年發生森林火災、過火面積、受害森林面積比上年均下降90%以上。深入推進松材線蟲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全省清理死亡松樹513.5萬株,除治面積372.5萬畝,取得了鄉鎮疫點、疫情小班、發生面積、病死樹數量“四下降”的可喜成績。扎實做好野生動植物保護,廬山植物園納入國家植物園候選園名單,朱鹮種群重建工作正式啟動,完成《江西樹木志》編纂和林業外來物種普查。扎實開展“清風”“網盾”等專項行動,有序推進野豬種群調控及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和補償工作,持續開展野生動植物資源調查。

      林業產業發展提速增效。國家林草局與省政府簽訂共建江西現代林業產業示范省協議。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中林(江西)林業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方案》,中林贛投集團正式掛牌成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舉辦油茶產業政策說明暨項目系列推介活動,從種植、加工、營銷發力,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鄱陽縣率先在全國掛牌天貓超市茶油直采基地,成功爭取中央首批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落戶吉安市。舉辦第十二屆中國竹文化節、中國(樂安)第二屆竹筍產業高質量發展經驗交流會等活動,支持安福縣、萬安縣、貴溪市等地推進竹產業園區建設,打造竹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大力開發竹筍、食用菌、堅果等森林食品,打造樂安竹筍、弋陽雷竹、銅鼓黃精、廣昌食用菌、資溪靈芝等區域特色品牌。全年新增森林藥材種植面積32.29萬畝,新增香精香料種植面積2.16萬畝。成功舉辦第三屆鄱陽湖國際觀鳥季活動、第六屆中國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大會、2023年江西森林旅游節,因地制宜發展森林旅游、森林康養等新業態,新增省級森林康養基地30個,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認定我省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1個、國家級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6個、中國森林康養人家1個。

      林業改革持續深化。積極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大力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我省被列為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三個先行區之一。撫州市穩步推進全國林業改革綜合試點,完成林權管理服務系統與不動產登記系統對接。廣昌縣探索開展林地承包經營權延包試點,簽訂承包延期合同1.2萬余份。積極扶持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發展,新增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持續夯實林銀保協同機制,穩妥推進油茶、森林藥材等地方特色保險,創新開展林業碳匯價值保險、林業碳匯遙感指數保險、古樹名木保險、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探索開展林權收儲擔保試點,全省累計收儲林地面積69.51萬畝,林權收儲擔保貸款5563.63萬元,林權貸款代償收儲擔保4307.69萬元。制定《江西省深化林木采伐“放管服”改革十項便民舉措》,推行“林木采伐APP”,進一步優化林木采伐管理,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林業建設積極性。

      支撐保障有力有效。開展油茶種苗質量提升年活動,規范油茶良種采穗圃管理,全力保障油茶良種壯苗供給,全省共出圃2年生以上油茶良種苗木1.1億株。開展林木品種審(認)定工作,全省已審(認)定林木良種138個。發現九連山報春苣苔等4個世界新物種,新授權林業植物新品種3個。新入選國家林草科技推廣成果庫成果19個,新增國家林草局“最美林草科技推廣員”4人、鄉土專家10人,成立省林業科技博士工作站1個,命名首批“江西省林業科普基地”15個,獲批首批“國家林草科普基地”3個,11項林業地方標準公開發布,國土綠化科技支撐進一步增強。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大力宣傳我省國土綠化工作,進一步激發了全社會關心支持國土綠化的熱情,人人參與國土綠化、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氛圍更加濃厚。

      2023年,我省國土綠化工作雖然取得較好成效,但森林質量提升任務繁重、綠色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省各地各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科學開展國土綠化行動,不斷擦亮綠水青山底色,增強金山銀山成色,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