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持續完善常態長效林長制管理體系,高標準推進森林濕地資源保護發展,全省96個市縣召開總林長會議149次,87個市縣發布總林長令116份,市縣林長巡林2226次、批示404次,組織巡護216萬余次。
近日,浙江省林長制辦公室印發《關于2023年度自然資源集約利用考核林長制專項評價結果的通報》,杭州、麗水、溫州、金華、紹興、衢州、寧波、湖州8個市和杭州市余杭區等42個縣(市、區)被評為優秀。
浙江省林長制辦公室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1+9”考核改革的總體要求,聯合省水資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共同建立“林長+河湖長”協同考核機制。委托第三方開展林長制機制創新實施成效評估,依據《省級林業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評估結果優秀縣(市、區)給予補助激勵。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林長制有關工作的通知》,評選并發布年度林長制機制創新典型案例10個。
構建“清單管理-林長領辦-跟蹤銷號”的林長履職“掛鉤聯系”機制,打造“任務接收-問題認領-答題上交”重點工作全閉環管理模式。截至2023年底,浙江市、縣兩級林長掛鉤聯系重點工作事項355項,其中市級林長掛聯56項、縣級林長掛聯299項。寧波市委書記、市總林長彭佳學主持推動全市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優化提升,入選“2023年寧波市10項民生實事項目”。麗水市林長辦研究制定《麗水市林長領銜辦理林業重難點工作機制》,掛聯事項完成情況納入市對縣林長制考核。
更新迭代“林長智治”應用場景,上線林長掛鉤聯系功能,歸集市縣級林長掛鉤聯系重點事項,設置浙政釘端消息提醒功能,季度追蹤重點工作進展。浙江首次將“林長智治”貫通應用納入運行機制考核,細化場景應用到位率和事件處置的及時率賦分標準。應用場景配備個性化場景植入功能,引領地方打造“共性+個性”平臺。金華市建設“林火智治”省級試點,打造“數據管理一個倉、環境感知一張網、決策支持一體化”的“林業大腦”。諸暨市開發“榧香諸暨”應用場景,打造“香榧數字化系統+香榧地圖+未來農場”發展模式。
全面應用護林巡護系統,修訂出臺《浙江省護林員管理辦法》,全省1.7萬名護林員形成全域覆蓋的專業護林網格化體系。全省各地結合實際,建立市場化、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與保護。杭州市余杭區創新采用購買社會服務形式,投入410萬元建立森林資源綜合巡查隊伍,探索推動巡林督察隊伍市場化改革。衢州市衢江區對護林員實行“基本勞務報酬+績效考核獎金”獎懲分配制度,日常考核積分實時更新公示,年終考核依據累計積分設置“三林獎”,在護林員App上增設晾曬榜單,營造爭先創優的護林氛圍。
以構建森林濕地資源保護發展長效機制為主線,浙江將強化林長履職,優化部門協作,深化源頭治理,完善考核激勵,鼓勵社會參與,持續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為林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作出更大貢獻。(陸尤尤 趙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