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在通過索道運輸樹苗。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攝
村民在搬運樹苗。
仁增在查看樹苗長勢。
村民在給樹苗澆水。
村民在搬運樹苗。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攝
村民通過索道運輸樹苗。
仁增(中)和村民在植樹。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攝
村民在植樹,為荒山披上“綠衣”。
2004年10月拍攝的東嘎村及東嘎村后山的荒地。受訪者供圖(新華社發)
日前,在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堆龍德慶區西嘎山,東嘎社區二組的90多名村民又一次來到了后山上,掄起鐵鍬給樹苗培土。
西嘎山原本是一座光禿禿的石頭山。刮風時,風卷起山上的塵土,讓人睜不開眼睛;下雨時,雨水攜泥沙俱下,灌入山下居民的院里。
2013年1月,東嘎社區二組村民在組長仁增的倡議下,舉手通過表決,把村集體經濟收益中的40%用于植樹造林改變荒山樣貌,保護生態環境。從這一年開始到2020年,東嘎社區二組共投入2854萬元,為西嘎山800畝荒山穿上了“綠衣”。
2021年,政府出臺先造后補的林業政策,大家的干勁更足了,當年就種下了1200畝的樹苗。
2022年是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第一年,東嘎社區二組貸款2400萬元參與工程項目,至今已種下2242畝樹苗。西嘎山是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的一部分,該工程是西藏首個河谷地區規?;鷳B建設和修復的代表性工程。
11年間,4242畝荒地綠樹成林,村民的種樹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從剛開始的肩背手提帶樹苗上山,到現在索道運輸,水管灌溉。不少村民也成了種樹的行家里手。
仁增早已把西嘎山當作了自己的“家”。他站在種樹的人群中,擦掉額頭的汗珠說道:“這漫山遍野的小樹苗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期待著它們茁壯成長。種樹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給子孫后代們一座綠油油的山是我的夢想。”(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