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內蒙古森工集團綽爾森工公司自然保護地管理處整理回收綽爾雅多羅國家濕地公園內的紅外相機數據,首次發現了極其罕見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覓食的珍貴影像。這是繼黑嘴松雞后,濕地公園再次發現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畫面中,傍晚,一只黑褐色貂熊警覺地觀察著周圍環境,叼著一只狍子腿匆匆地往巢穴方向跑去。午夜時分天空飄起雪花,四周黑漆漆一片,這只貂熊又緊緊地撕咬著狍子的脖子,在順原路返回到大樹旁時,被迎面刮起的風迷暈了方向,它使勁眨著眼晴,艱難地往前跑。緊接幾個小時過后,它趔趔趄趄叼著一只血淋淋的狍子腿,在大樹旁喘息片刻后歡快地疾跑著,最終它將一只完整的狍子搬回巢穴,等待慢慢享用。
貂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主要棲息在寒溫帶針葉林和凍土草原地帶,在國內僅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阿爾泰山的叢林中,活動范圍廣,為夜行性動物。其外形似獾,尾像貂,足掌類熊,叫聲如犬,是食肉獸中的“四不像”,因身材大小和體型介于貂與熊之間而得名。貂熊體型不大,卻極為兇猛,戰斗力強,能挑戰比自身大的獵物,并善于利用其力量和耐力持久追蹤和攻擊,冠有“金剛狼”“飛熊”之稱。
目前,我國現存貂熊數量在200只左右,種群數量極為稀少,處于極度瀕危狀態。在野外極難遇見,此次能夠捕捉到貂熊活動蹤跡實屬不易,對濕地公園內的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標志著內蒙古綽爾雅多羅國家濕地公園內的生態系統和動植物棲息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李學玲 吳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