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椰子產業能否突破10%供給瓶頸?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4-29  
      椰子產業能否突破10%供給瓶頸?海南六棵樹產業觀察之椰子新鮮椰子水、椰青美式、生椰拿鐵從五花八門的現制椰飲到特色美食椰子雞
       

      椰子產業能否突破10%供給瓶頸?

      ——海南“六棵樹”產業觀察之椰子

      新鮮椰子水、椰青美式、生椰拿鐵……從五花八門的現制椰飲到特色美食椰子雞、椰子糕,零食、烘焙、餐飲行業的“含椰量”越來越高。近年來,椰子以其健康屬性、清爽口感及百搭風格,在多個市場全面開花,深受消費者青睞。

      海南已有2000多年的椰子栽培歷史。目前,全省椰子種植面積近60萬畝,占全國種植面積的99%。

      海韻椰風。 文昌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國是椰子原材料需求大國。數據顯示,國內年均消費椰子約25億—30億個,但海南省的供應量僅占10%左右,長期依賴進口。椰子加工產業原料短缺,也成了海南椰子產業發展的瓶頸。

      海南省如何破局,推動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

      椰子原料90%靠進口

      椰子與生活息息相關。《2022中國飲品行業產品報告》顯示,椰子使用頻次在取樣的40個茶飲品牌中占據首位。

      海南現有注冊椰子加工企業300多家,總產值約200億元。椰樹集團以“椰樹牌”椰汁為主打產品,近10年營收始終保持在40億元左右,2023年銷售總額達到50億元。海南春光食品有限公司以椰子糖起家,目前已擁有十大系列200多個產品,成了海南旅游商品的一張“美食名片”。海南南國食品實業有限公司圍繞椰子營養開展科技研發,近年持續在健康產業的賽道上推陳出新。

      國內需求不斷增長,我國椰子產業原料嚴重依賴進口的現狀仍將持續。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海南進口毛椰子52萬噸,2023年進口60萬噸,預計2024年進口量將突破80萬噸。海南省椰子加工原料90%以上依賴進口。

      據海南省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盡管海南椰子擁有“文昌椰子”和“萬寧金椰”兩個地理標志產品,但因缺乏種植標準、鮮食椰果收購標準等,兩個地理標志未能發揮出真正的效用。海南目前種植的高種椰子適合用于深加工,但很多高種椰子僅作為鮮食飲水用,造成椰肉浪費。同時,由于土地資源緊缺、椰子生長周期長,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

      為壯大海南椰子產業,2000年以來,海南省實行了“百萬畝椰林工程”,椰子種植面積快速增長。各地級市也出臺政策鼓勵農戶種植,如文昌市對農戶發展椰子給予種苗補貼,大大促進了椰子種植。

      2021年,海南省林業局印發《海南省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計劃到2025年,新增椰子種植面積25萬畝,培育一批產值超過10億元的椰子加工龍頭企業,建設一個國際椰子交易中心、一座椰子文化博物館,打造一批椰子主題旅游景區、休閑農莊、庭院經濟示范點,實現椰子產業總產值230億元。

      陸續出臺的政策,都指向了產業轉型升級,但椰子規模化種植必不可少。

      椰子種植面積更廣

      鋪開海南省地圖,若要實現目標,椰子該怎么種?

      在海南省林業局2021年發布的《海南省椰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根據椰子的生長習性和全省自然地理條件,將省內劃分為三個適宜程度不同的種植區域:適宜種植區主要為海南東部、南部沿海地區,以及海南中部地區;次適宜種植區主要為海南北部及西部地區;其他區域為不適宜種植區,在該區域種植的椰子,不以生產椰子果為目的,主要用于營造熱帶旅游景觀和改善生態環境。

      椰子樹能同時呈現老果、嫩果、小果和開花四種現象,有四世同堂的美好寓意。海南省椰子產業協會供圖

      近年來,海南中部、西部和北部等熱帶邊緣地區也開始種植椰子,這對椰子的種植和管理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海南中部和北部多為低山丘陵地帶,土壤質量較差,營養元素缺失,冬天溫度較低,不利于椰子授粉掛果;而海南西部地區因為氣候干熱缺水,影響椰子的生長速度和品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研究員楊耀東表示,“我們因地制宜對椰農和企業展開定點和定期的技術幫扶,規劃種植區域,設置種植株行距,指導水肥一體化管理,解決病蟲害和土壤缺少營養元素等問題。”

      目前,在屯昌縣的一片低山丘陵地帶,10萬株金椰正茁壯生長。2016年,海南嘉樂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駐屯昌,種下5萬株金椰樹,開啟了金椰子旅游文化綜合項目的投資建設。

      “海南作為全國最主要種植椰子的省份,產業化發展有極大空間。”海南嘉樂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貴介紹,公司最初立項的想法以農業為基礎、旅游為核心、康養做提升、產業求發展,建設一個規劃面積4200畝農旅融合的文化旅游景區。

      “以前,在海南人看來,椰子是懶人樹,不需要管理。但我們在種植的前兩年發現,在屯昌種椰子存在地力不足的現象,現在,我們也通過精細化管理,來提高椰子產量。”李貴說。

      屯昌縣通過引進海南嘉樂潭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千畝農旅結合的金椰子種植基地,帶動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目前,屯昌椰子種植規模突破萬畝,并且還在持續擴大。

      椰子種苗不斷育優

      椰子,四季都在開花結果,一棵樹能同時呈現老果、嫩果、小果和開花四種現象,有著四世同堂的美好寓意,更有一人栽樹四代享福的美好愿景。

      在椰子種植上,海南省不單擴大種植面積,還在良種壯苗的繁育上投入了更多精力。

      椰子樹種植。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供圖

      “海南本地傳統高種椰子樹,7—8年才開花結果,年產果50個左右;而椰子研究所的矮化新品種,3—4年就可以掛果,6年左右就可以進入豐產期,掛果數量直接飆升至150個左右。”李貴介紹,“目前,農莊里種植的多為‘文椰2號’(黃椰)和‘文椰3號’(金椰)種苗。我們反復算賬,按一株100個果計算,畝產都很可觀。”

      椰子是一種有性繁殖的作物,目前組培技術還沒突破,只能用椰子種果育苗,在自然環境里,同一品種也常常會發生變異。新品種研發過程非常漫長。

      “海南椰子種植以本地高種品種為主,但存在非生產期長、產量低、采摘難等問題,良種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椰子產業發展的關鍵。”楊耀東研究員表示,通過近30年的努力,我國椰子新品種的選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文椰2號”“文椰3號”“文椰4號”“文椰5號”“文椰6號”“海南綠高”“摘蒂仔”“文椰78F1”等新優品種已通過認定。

      椰子研究所聚焦產業發展需求,以種業為科技創新重點,先后建立國家熱帶棕櫚種質資源圃、農業農村部椰子種質資源圃,收集保存椰子種質220份,資源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五。先后培育出6個具有早結、高產、矮化的“文椰”系列新品種,實現了椰子結果提前3年、產量提升3倍和樹體大幅矮化。

      2023年,椰子研究所《“文椰”系列椰子新品種培育與推廣利用》成果入選全國百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名錄。其中“文椰2號”“文椰3號”“文椰4號”作為我國第一批矮化、高產、早結果的椰子新品種,填補了國內矮種椰子的空白,也改變了過去海南椰子栽培品種單一的狀況。

      “‘文椰2號’和‘文椰3號’都是經過迭代選育而成的優良品種。‘文椰4號’是從國外引進的香水椰子中選育而成的椰子新品種。”楊耀東研究員介紹。“文椰2號”植株矮小,果皮黃色,椰肉細膩香甜,6年達到高產期,單株均產120個以上;“文椰3號”俗名“金椰子”,植株矮小,果皮紅色,椰肉細膩松軟、甘香可口,單株年產150多個;“文椰4號”俗名“香水椰子”,果皮翠綠,椰水和椰肉均具有濃郁的香味。

      海南省還建立了配套的優良種苗標準化繁育、綠色高效栽培、重大病蟲害防控等技術體系。椰子所構建了優良種苗標準化繁育技術體系,創建了椰子全根苗培育法,椰子種苗7個月即可出圃,縮短育苗周期約120天。目前,全省高產新品種椰子共推廣12萬余畝,為推動椰子種植品種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楊耀東研究員表示,下一步,中國熱科院將從加強椰子種質資源精準評價與創新利用,培育耐寒高產的椰子新品種,大力推廣“文椰2號”“文椰3號”“文椰4號”等優質、矮化、高產新品種,加強椰園耕作模式的創新與推廣等多方面助力海南椰子產業發展。

      “這兩年,我們的椰子陸續進入初產期,供不應求。2024年預計產出100萬個椰子,等進入8年的高產期預計每年會有3000萬個產量。現在的任務就是夯實基礎,把椰子種好提高產量,未來才能把海南新鮮椰子水銷往全國。”在描繪愿景的時候,李貴笑容燦爛。(徐凡 李海權 李揚)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