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河北省陸生野生動物本底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效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5-27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摸清河北省野生動物資源家底,2022年10月,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啟動了河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調查
       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摸清河北省野生動物資源家底,2022年10月,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啟動了河北省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調查項目。項目開展以來,河北省林業和草原調查規劃設計院嚴格按照實施方案有序推進,通過常規調查、同步調查、紅外相機調查和專項調查,進一步掌握了河北省內的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空間分布,為河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的提高提供數據支撐。

      截至目前,通過調查,共記錄了野生動物物種179種,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華北豹、黑鸛、青頭潛鴨、大鴇、東方白鸛、白尾海雕和黑臉琵鷺等13個物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有赤狐、灰鶴、小天鵝、紅腳隼、紅隼、鴻雁、斑頭秋沙鴨等46種。特別是部分遷徙鳥類如斑頭秋沙鴨、青頭潛鴨、鴻雁等物種不再南遷,駐留于白洋淀、滹沱河、衡水湖等各類棲息地內,說明河北生態環境日趨見好,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生物多樣性豐富,從而有力地證明了河北省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再造三個林場及濕地生態修復等一系列生態工程實施和野生動物保護措施已取得明顯成效。

      本次調查是河北省林草規劃院負責的首次以國家重點保護物種為主,兼顧濕地動物的一次全面系統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其發揮與高等院校戰略協作優勢,聯合東北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地學院、河北師范大學及滄州師范學院相關專業師生,組成了60余人專業調查隊伍,在各類自然保護地共布設了調查樣線500條,通過樣線法、直接計數法等方法,結合野生動物調查APP的使用進行調查,確保了調查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

      下一步,河北省林草規劃院將持續加大野生動物資源監測及保護工作力度,探索遙感、紅外相機、聲學、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以重點保護物種為主體的生物多樣性監測中的使用,進一步加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管理水平。(安春林)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