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廣西巖溶地區連續發現植物新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11  
      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介紹,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科研團隊在保護區內發現一全球新種河池德昭藤,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
       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介紹,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科研團隊在保護區內發現一全球新種——河池德昭藤,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上發表。

      2021年,廣西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發現該植物,后與科研人員進行了幾年的野外探尋,最終證實該植物為此前文獻從未記錄的豆科德昭藤屬植物新類群,根據其模式標本產地為河池市,命名為“河池德昭藤”。該物種主要分布于中國廣西、貴州的石灰巖山地。

      2024年5月1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提供的信息顯示,技術團隊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開展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創建區綜合科考時,發現莎草科薹草屬植物新種——都安薹草。

      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許為斌介紹,都安薹草種群數量少,是廣西巖溶地區特有物種。其生長在脆弱的巖溶生境,對中國巖溶石漠化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河池德昭藤、都安薹草均在西南巖溶國家公園創建區內被發現。西南巖溶國家公園位于黔桂喀斯特常綠闊葉林自然生態地理區,由廣西聯合貴州創建。(黃令妍 莫啟文)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