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區天然草原暖季承載力為5976.15萬羊單位,冷季承載力為3298.20萬羊單位;預警區總面積為23420.60萬畝,其中中度放牧利用預警區面積14548.55萬畝,重度放牧利用預警區面積8872.05萬畝,預警區面積較2022年減少1741.75萬畝。為進一步推動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落地見效,促進草原休養生息,鞏固提升“三北”工程攻堅戰成果,內蒙古于2024年5—11月在全區組織開展為期7個月的治理草原超載過牧專項行動。
一是開展草原禁牧休牧巡查。加強草原過牧監測預警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違規放牧行為,切實落實監督監管責任。完善草原網格化監督機制,強化數字化監管,將9.7億畝草原納入網格一體化監督管理。通過草原過牧預警監測,定期下發草原過牧預警圖斑,提升過牧巡查和案件查處效率。對禁牧休牧制度落實不到位的地區進行通報,對巡查結果將列入2024年度林長制考核內容。
二是推動和規范草畜平衡制度落實。深入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通過合理控制放牧家畜數量和放牧強度,指導基層和農牧戶嚴格按照核定公示的適宜載畜量放牧,合理利用草原。建立草原補獎資金兌現與草原承包經營者落實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政策權責掛鉤,實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資金精準發放,逐步壓實農牧民保護草原生態的義務。
三是舉辦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將治理草原超載過牧作為2024年草原普法宣傳月的重要宣傳內容,加大輿論引導力度,充分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和宣傳渠道,廣泛宣傳草原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提高農牧民和基層單位依法保護草原的意識,切實增強落實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是建立健全協同推進機制。加強與農牧部門的聯動,推動建立常態化治理草原超載過牧協同推進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將治理草原超載過牧與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緊密銜接,采取“因地制宜、疏堵結合”和“減畜增草有機結合”等方式,指導和督促旗縣(市、區)人民政府做好宣傳指導,引導基層和農牧民以草定畜、科學養殖,在“管”的基礎上,切實做好“疏”的工作,確保治理草原超載過牧專項行動取得預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