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內動態 » 正文

      守護龍江大美濕地 繪就靚麗生態畫卷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4-06-25  
      6月10日是第9個黑龍江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人與濕地和諧共生。俯瞰松嫩、三江平原,遠眺大小興安嶺,扎龍、興凱湖、東方紅、珍寶
       6月10日是第9個“黑龍江濕地日”。今年的主題是“人與濕地和諧共生”。

      俯瞰松嫩、三江平原,遠眺大小興安嶺,扎龍、興凱湖、東方紅、珍寶島、洪河……星羅棋布的濕地猶如一顆顆明珠,扮靚了龍江大地。

      走進這些濕地,仿佛走進片片綠野與星河——在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方游客駐足棧道,欣賞丹頂鶴起落飛旋的優雅身影;在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心搭建的人工招引巢上,東方白鸛正撫育著幼鳥;在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的白琵鷺翩然掠過,與明鏡般的水面相映成趣……

      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顯示,黑龍江省濕地面積514.3萬公頃,居全國第三位,約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0.9%。有國際重要濕地12處,數量居全國之首,國家重要濕地4處,省級重要濕地8處。哈爾濱市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稱號。據2022年度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監測成果顯示,黑龍江濕地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瀕危鶴類等珍稀鳥類的主要棲息地。

      建章立制 打造濕地立法“龍江模式”

      早在1998年,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宣布全面停止開墾濕地,搶救性地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2003年,在全國率先出臺《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使濕地保護有法可依,在全國起到引領作用。2022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以下簡稱《濕地保護法》)頒布施行后,依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黑龍江省及時調整發布了《黑龍江省濕地名錄》(林草篇),實現濕地資源“家底”動態更新。制定出臺了《濕地保護“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濕地生態旅游發展規劃(2022—2030年)》。省林草局出臺了《省級重要濕地認定和名錄發布規定》,將全省重要濕地依法劃入生態保護紅線,打造了濕地立法“龍江模式”。

      協同治理 厚植龍江綠色基底

      按照總體統籌、橫向協調、部門聯動、順暢高效工作要求,黑龍江建立了由15個省直部門組成的省級濕地保護工作協調聯動機制,形成分級分類管理、系統聯動推進的工作合力。以林長制、河湖長制為抓手,全省各級林長、河湖長履職盡責,實現了全域水、林、田、湖、草、濕地等生態資源統籌保護。不斷加大濕地執法力度,深入開展打擊違法破壞森林草原濕地資源、違規侵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問題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強化濕地數字化管理,依托林草大數據管理平臺,建立了國際重要濕地和省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基礎數據庫,實現動態監測、綜合評估。充分運用“天空地”一體化濕地監測監管系統,有效管護濕地生態資源,厚植龍江綠色基底。

      不僅如此,黑龍江省注重國際交流合作,推動跨境生態保護。立足東北林業大學的東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參與國際生物多樣性監測合作網絡。聯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建立黑龍江流域濕地保護網絡,搭建國際合作與濕地生態保護平臺,實現中俄跨境協作保護濕地。

      科學利用 化好顏值為好價值

      夏季的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晴光瀲滟、水天一色,絳色游船悠然劃過,推開兩道水波,驚起一群飛鳥,人們于夢幻般的美景中,深刻感受著何為“北國好風光,美在黑龍江”。

      近年來,黑龍江省不斷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實踐路徑,積極開發濕地旅游資源。2019年成立東部濕地旅游聯盟,科學整合域內興凱湖、珍寶島、東方紅、七星河、三江、洪河六處國際重要濕地和撓力河濕地資源,將濕地景觀與地域文化相結合,打造龍江旅游的“金字招牌”,讓龍江濕地美景在全國大放異彩。釋放濕地社會公益屬性,全省80%以上國家濕地公園免費開放,設置宣教設施,建立解說系統,提升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同時,深入貫徹執行黑龍江省“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發展戰略,依托生物手段修復濕地,在提升濕地生態功能的同時,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相統一。

      強化宣傳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每年的6月10日是“黑龍江濕地日”,6月為“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宣傳月”。多年來,黑龍江省積極利用“世界濕地日”“黑龍江濕地日”“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多形式、多渠道開展濕地保護宣傳。通過建立濕地生態科普宣傳教育基地、提供自然教育活動場所及科普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方式,向廣大中小學生及群眾普及濕地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展示濕地資源特色和修復保護成效,傳播濕地文化。認定評估扎龍國家級濕地類型和11個省級濕地類型青少年自然教育綠色營地,開發36堂自然教育課程,普法受眾面不斷擴大,形成了全民愛護濕地、參與濕地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

      據統計,已累計發送公益短信3600余萬條,推出宣傳視頻53個。2020年世界環境日,攜手阿里巴巴公益舉辦了“讓自然更美好”主題直播活動,全球680萬人次在線體驗“扎龍濕地物種多樣性”,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講述龍江濕地故事,凝聚濕地保護共識。省林草局濕地管理處處長劉龍海表示,下一步,省林草局將繼續宣傳普及《濕地保護法》,持續推進濕地保護修復工作,不斷提升龍江濕地生態質量和生態功能,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 資訊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