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龍崗的深圳國際低碳城內,湛藍的天空下,草木青翠,流水潺潺,空氣清新。三棟方形綠色建筑,那是低碳會展中心;丁山河橋邊,低碳改造的舊廠房搖身變成“宜舍”“萃坊”;再往前走,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正在加緊建設……
這是深圳國際低碳城的最新一幕。值得一提的是,本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將正式在龍崗區國際低碳城會展中心拉開序幕,有近50個國家與地區的政府機關、國際組織、跨國公司、著名智庫和科研機構1500余名嘉賓參加,共同體驗綠色低碳生產生活,縱論城市綠色低碳轉型之路。
深圳市委常委、龍崗區委書記楊洪,龍崗區區長馮現學表示,近三年來,龍崗借力國家低碳綠色發展戰略,通過深圳國際低碳城這一試點,致力于通過“產城人”融合的城市規劃、碳指標約束下的城市管理和利益共享的低碳綠色開發,實現落后區域跨越式發展,作出生態文明新表達。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深圳國際低碳城的產業集成和低碳轉型效應已經初步顯現。
產業蝶變
太空科技引領三大支柱產業
日前,筆者在國際低碳城看到,主場館周邊包括太空科技南方中心、維示泰克3D打印、中建—萬通生命健康立體城等一批高端企業格外吸引眼球。
在此之前,所在片區因產業低端、牛皮加工廠集中被稱為“牛皮鎮”。2012年8月,在歷經生態知識城、生態低碳城、中荷(歐)低碳城等研究后,深圳國際低碳城核心區項目正式啟動。自2013年6月首屆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舉辦以來,深圳國際低碳城跨上了建設的快車道——構建起以生命健康、航空航天產業為核心,以高端裝備制造、低碳服務業、節能環保、為特色的產業格局。
筆者了解到,目前低碳城已引進了太空科技南方中心三位一體項目(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國際太空科技學院、航天科普公園)、中物工程技術研究院和維示泰克3D打印、中建——萬通生命健康立體城、節能環保產業園為代表的航天航空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生命健康產業。
“我們初步完成了低碳城三大支柱產業的構建,為后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龍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先是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2號廠房改造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太空艙的安裝,實驗室預計10月份開展實驗項目,5號廠房和宿舍正在加快進行改造;國際太空科技學院項目計劃年底完成方案設計,明年上半年動工;航天科普公園建設也初步達成意向。
其次是中物工程技術研究院正在就產業用房改造進行協商,維示泰克3D打印已投產,年產值近億元;再次是中建與萬通公司正在深化規劃研究和共同起草與深圳市政府合作的框架協議。
筆者近日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建設太空實驗艙——密閉生態循環系統驗證平臺,看上去只是幾個黑色大罐,但很快將成為一個模擬太空環境的高端實驗基地,實驗項目涉及生物、基因、信息、新能源、資源再生、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等方面,科技成果一方面將服務于世界航天科技發展,另一方面可推進航天技術的轉化應用,惠及百姓。據悉,8月份將啟動兩個太空實驗室,屆時將挑選4名志愿者進行180天的封閉式太空體驗,年內市民也有望親身體驗太空艙生活環境。
與此同時,盛隆興、富泰和、珈偉、杰科、光大激光、創世紀等11宗已招拍掛重大產業項目進展順利。其中盛隆興項目已完成主體和附屬設施施工,正在進行竣工驗收,預計9月份投產。
“下一步我們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深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建設新興低碳產業園區。”龍崗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