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是城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也是衡量一個城市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在城市的綠地系統和景觀的建設中融入生物多樣性建設,對提高城市景觀的異質性、增加城市的自然度、促進城市森林健康發展均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為促進城市森林健康發展,近幾年,南昌市各縣區也采取了多種措施,保護了城市中生物多樣性的體系并加強了關于生物多樣性建設。
城區:
規劃“鳥道”為候鳥提供遷徙之路
在南昌市青山湖區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天香園”,園區占地84公頃,園內生機盎然的候鳥林不僅傾倒了海內外眾多游客,還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考察后指出,在一個現代都市里鳥類之多、密度之大、之美和與人之近,這里堪稱世界城市第一。并且,在中國省會城市能擁有如此大量鳥類與市民和諧共處,安然生存、繁衍的,也非常罕見。
“現在在我們園內筑巢繁殖的鳥類有150多個品種,超過了20萬只。前段時間我們還統計了一下園內鳥巢的數目,現在有近3萬個了。”天香園高級園藝工程師余高安告訴記者,由于現在園內植物群落已經與鳥類融為獨特的體系,現在越來越多的候鳥已成為了“定居”的留鳥,這在大都市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據悉,為保護候鳥順利遷徙,南昌市在城市建設規劃中為候鳥留下一條橫穿城區上空的“鳥道”,遷徙道上不準建高樓、噪音大污染大的工廠和密集高層的住宅小區,這條“綠色”路線以鄱陽湖為起點至艾溪湖,再由艾溪湖直至天香園園內,被人們稱為南昌候鳥的“天路”。
近郊:
候鳥樂園 保護鳥類同時供游客觀賞
位于南昌高新區艾溪湖東岸的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是高新區高標準建設的濕地生態景觀。公園有著豐富的綠茵草地、密林、淺水沼澤、湖泊池塘等多層次的濕地景觀。如今,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人氣日益增長,但作為開放性生態公園,特色性相對單一,相較豐富的植物資源,動物資源則略顯尤為單薄。為改善生態環境、保護鳥類資源、平衡濕地公園動植物配比,去年7月,高新區管委會決定在公園內建設候鳥樂園,計劃引進世界15種鶴,7種天鵝,9種大雁,打造頗具鄱陽湖特色的都市候鳥樂園,以候鳥觀光為主體,集科普教育、文化旅游、攝影寫生、影視拍攝、休閑購物等于一體的景點,使之成為“人的樂園、鳥的天堂”。
據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候鳥保護中心主任鄒進蓮介紹,候鳥樂園目前分為鶴園、天鵝湖和大雁島,位于艾溪湖濕地公園的內湖三島,在艾溪湖三路、四路之間,緊鄰艾溪湖岸線,東至景觀綠道邊線,約14.5萬平方米。目前整個候鳥園雛形已經完工,已向市民開放。
遠郊:
開展“點鳥獎湖”活動
此外,南昌市境內的鄱陽湖區處于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飛線路中,也是重要的水鳥越冬地和中繼站,在候鳥保護上具有國際意義。
據了解,為保護越冬候鳥,南昌市專門成立組建了一個縣級保護管理機構和一支三十多人的專業管理隊伍,對南磯濕地和越冬候鳥進行保護,同時,還在鄱陽湖南磯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創“點鳥獎湖”模式,每年在候鳥越冬的兩個重要時間節點,清點湖泊候鳥數量,每只候鳥獎勵1元錢。據悉,南昌市政府設立社區共管專項經費,三年來共投入300多萬元用于支持開展“點鳥獎湖”這項活動,而正是這一“變罰為獎”的模式激勵了漁民參與保護,解決了“人鳥爭食”問題,開創了“人鳥湖”三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