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5年年會上,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司司長彭福偉表示:一些地方只看到“國家公園”的金字招牌,沒有領會國家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為了保護土地的戰略意義。
近年,關于“國家公園”建設的議題在國內外掀起討論熱潮,這個源于美國的產物,如今“國家公園”概念已在全球多國風靡。自美國黃石國家公園設立起,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設立了上千個風情各異的國家公園。各國立足本國的自然、社會和經濟環境,詮釋著不同的“國家公園”概念,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越來越多的國家將自然與文化融合在一起。
中國幅員遼闊,山河壯麗,文明源遠流長,是世界公認的自然遺產大國。彭福偉認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的意義遠不只是生態文明建設,中國自古崇尚天人合一,自然與人文的融合程度較高,中國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更應該立足中國的實際情況,保護最有中國代表性的資源生態系統,資源遺產,以及不可分割的人文歷史遺存。
2013年,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目前,中國對于“國家公園”建設,尚處于不斷探索和試點階段。
2015年,中國提出要在北京、云南、青海、福建、浙江、湖南、湖北、黑龍江、吉林等九省市各選取一個區,開展“國家公園”建設試點工作。
“缺乏頂層設計,多部門分散管理;全民所有的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不到位;中央地方事權關系不清,支取責任不匹配。”彭福偉說,雖然中國在資源生態系統和文化資源遺產保護體系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國家公園管理體制建設上卻存在著明顯缺陷。
“一些地方對國家的戰略意圖理解有些偏差,只看到了國家公園的金字招牌,爭牌子,打廣告,創收入,忽視體制機制的創新,試點省市存在著這個問題,一些沒有納入試點的地方也在紛紛造勢,沒有領會到國家提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真正的意圖。”彭福偉說。
國家公園屬于保護地體系的一個類型,建立國家公園,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就是要在嚴格保護好保護地體系的前提下,統籌好保護和利用的雙重功能。
國家公園怎么建,國家公園體制怎么建?彭福偉認為,建立國家公園體制不只是建立幾個公園,應按對保護地資源科學分類,重新構建保護體系,實行分機統一管理,切實保護資源生態和資源文化遺產的原真性和完整性。